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我也要读书(1 / 1)

程秀才的反应也很迅速,立马就坡下驴,呵斥起自家大哥来:“搞啥子名堂嘛?你咋还骗我噻?”

他自恃身份,一直是官话的,情急之下,这会儿也带出了川音。

“不是你……”在他恶狠狠地瞪视下,程家大爷后半截话硬生生憋了回去,颓然道:“是老子鬼迷了心窍,想要龟儿子好看。”

“糊涂呀,大哥!”程秀才痛心疾首道:“你这样让我的脸往哪搁?”

“唉……”程家大爷垂头丧气道:“我昨天腿疼得很,以为断了嘛。”

“你以为?就让我陪你来丢人现眼!”程秀才哆哆嗦嗦指着他,气不打一处来的样子。“此乃陷我于不义!”

“好了好了,两句就行了。”周百户看了会儿表演,这才和稀泥道:“程老弟腿没断总是好事。”

“是啊,是大好事!原来是虚惊一场。”一旁的试百户也松口气道:“这下可以各回各家咯。”

“那怎么行?他们诬告我们!”苏有才刚才就憋了一肚子气,这下哪能善罢甘休?

“我们也要告到县里,看看县太爷怎么?!”苏录大伯也大声嚷嚷道。

“行了行了,别瞎起哄,这事儿跟程相公没关系。”周百户却拉住苏家兄弟,朝程秀才沉声道:

“此事到此为止,以后谁也不许再提,更不能再生事端!”

他目光严厉地缓缓扫过程苏两家人,提高声调道:“不然新账旧账一起算!”

这还是周百户第一次硬话,震得廊檐都簌簌灰。

“百户大人发话了,在下自然无所不从。”程秀才则是头一回了句软话:“今日见笑了,改日本人再置酒赔罪。”

“好好。”周百户点点头,对试百户道:“帮本官送送程相公。”

“告辞!”程秀才拱拱手,也不坐滑竿了,转身就走。

程家众人赶紧灰溜溜的尾随离去。

“就让他们这么走了?”大伯还在那气不打一处来。

“你还想怎么着?人家再无良也是秀才,真告到县里你也讨不着便宜。”周百户叹了口气。

“那可不一定,《大明律》载有明文,诬告罪加三等……”苏有才谙熟律法,张口就来。

“别掉书袋了。”周百户无奈道:“大明朝的是非黑白都是老爷相公们了算,你个老童生律条背得再熟有个屁用?”

“……”苏有才被戳到了肺管子,登时不话了。大伯犹自愤愤道:“最起码告到县学,扒了他那身皮!”

“不可能的,他又没正式写状子,你拿啥子告他?”周百户却摇头道:“再天下文官都是秀才出身,他们怎么可能允许卫所,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呢?那不倒反天罡了吗?”

“唉……”大伯也知道周百户的没错,只是咽不下那口气。愤懑道:“大人,他差点就逼得我们倾家荡产了!”

“我知道。”周百户拍拍他的肩膀,叹气道:“人家不是都吗?‘当今天子重文章,粗鄙的丘八不如狗’。这世道如此,咱又有什么办法?”

顿一下,周百户又期许道:“你要想出这口气,就让你家春哥儿也考上秀才。到时候老子一定让程家知道知道,什么叫秉公办案!”

春哥儿是苏家的长房长孙,出生在春天,大号叫苏满,正在当地有名的太平书院读书,一个月只回家一次。

“哎……”大伯点点头,脸上有了点笑模样道:“春哥儿念书是好样的,但愿明年能给咱们军户争口气。”

“盼着呢!”周百户挥挥手道:“快带他们回去吃口饭,别耽误了地里的活。”

“哎,那我们先回去了。”大伯也只好招呼家人,离开了百户所。

~~

百户所外是狭窄的石板路,石阶起起,蜿蜒通向赤水河畔。道路两旁黑黢黢的吊脚楼,几乎要抄起手来,苏录抬头只能看到一线天。

这也是没办法的,整个二郎滩便是一片临河的山坡,民居只能依着山势而建,自然十分紧凑。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溜溜、糊了吧唧的味道,那是无处不在的酒糟味儿。因为这一带水土特别适合酿酒,不大的镇子上开了好几家酒坊、糟房,山民们几乎家家赖以为生。

苏录初来时,很受不了这种味道,但时间一久,也就习惯了……

这会儿日头刚出来不久,镇上人都下地抢收去了,路上除了光屁股玩耍的孩,见不到几个人影。

苏录和二哥默默跟在父辈身后,听大伯同老爹在那儿发牢骚。

“唉,可憋死老子了,凭什么白白放过他们?”苏有才黑着脸道。

“谁不是呢?等春哥儿考中了秀才,老子一定要狠狠出口恶气!”大伯重重一捶叔的肩膀:“长点儿心吧,老三!”

“哎……”叔垂头丧气,乖的像鹌鹑。

“这回好在秋哥儿机灵,让咱家逃过一劫。”大伯着摸出两个铜板,在街边高驼子食铺给哥俩买了叶儿粑,作为奖励。

又问苏录道:“秋哥儿,你咋个看穿他们的嘛?”

苏录一边吃着软糯清香的高粱粑粑,一边道:“我记得很清楚,二哥就是没踩到那老混蛋的腿。”

他又言简意赅的描述了一下昨日的情形,把当时每个人了什么做了什么,都回忆得分毫不差。

“你娃儿记性那么好了?”大伯吃惊道。

苏录点点头,他重生之后确实记性很好。

这很正常,十三四岁正是男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只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他现在融合了十三岁和三十岁的优点,脑力强得可怕。

还有一点他没,就是人在骨折第二天,会进入肿胀高峰期,一动不动都会持续的疼痛,稍稍动一下更是疼得要命。

他仔细观察程家大爷的那条腿,只是被勒得发白,并没有出现肿胀,更没有淤血导致的青紫。

而且一开始,程家大爷还能刻意伪装。后来时间一长,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讲数上,那老货就难免疏忽了。那条腿间或无意识晃动,他整个人却神色如常,不见丝毫痛苦之色。

印证之下,苏录笃定自己没记错,这才设法拆穿了程家人的鬼把戏。

~~

镇不大,苏家人着话便回到了家门口。

苏家的吊脚楼建在镇上土地较平缓的位置,所以看上去要宽敞些。

当然底层一样没法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踩着吱吱嘎嘎的楼梯上去后,便见上层有整整七间屋,呈‘凹’字形排列。中间的堂屋及两侧间采用退堂设计,和两头的四间厢房围成一个的天井。

整个镇上有天井的人家不超过十户,这就是实力的体现。不然他家也没法连供两代读书人。

不过老爷子被罢官之后,苏家已经大不如前,里里外外,难掩破败。

听到有人上来,一个梳着三丫髻,面似银盆的女娃从堂屋里冲出来,奶声奶气地欢呼道:“三锅回来喽。”

着一把抱住苏录的大腿,熟练地往上爬。

“金宝先别挨我,三哥身上脏。”苏录赶忙拎起那三岁的女娃。她叫金宝,是大伯的女儿,也是苏录从背着长大的幺妹。

苏录姑跟着从堂屋迎出来,忙拉住两个侄子的手,上下打量道:“夏哥儿秋哥儿,你们没事吧?”

“有老子在呢,能有啥子事儿?”大伯便昂着头道。

“赔了人家好多钱?!”大伯娘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在堂屋口响起。其实她是个身材高挑、风韵犹存的美妇人,但一张嘴就魅力大减。

“麻溜解决喽,一文钱都没遭赔!”大伯拍着胸脯道:“咋样嘛,你男人硬是要得吧?”

“要得要得!”大伯娘也拍了拍鼓囊囊的胸脯,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才招呼众人道:“赶紧吃完饭下去地。”

~~

堂屋里,苏录的祖父祖母盘腿坐在火塘子边上。

苏家老爷子是个神情严肃,沉默寡言的老头,听了长子的禀报后,只点点头默默地嚼着蒌叶卷儿。

老太太慈眉善目,拉着孙子的手问长问短,可惜耳背的厉害……

“乖孙,你俩没挨打吧?”

“奶奶,我们好着呢!”苏录忙高声答道。

“啥,家里进耗子了?”老太太吃惊道:“那等货郎来了,得买点耗子药。”

“哪有耗子?娘,秋哥他没事。”姑也大声道。

“他一宿没睡?那吃完饭补觉去吧,别下地了。”老太太心疼孙子。

“这一着急上火,耳朵更不好使了。”姑无奈道。

“是,高粱吃多了不好屙屎。”老太太叹气道:“老大媳妇,饼子里多少掺点豆面噻?”

“这不是赶紧吃完了陈高粱,好进新高粱吗?”大伯娘端来热腾腾的高粱饼子。

“你想给秋哥儿新找个娘?好啊!”老太太高兴道。

大伯娘翻翻白眼,索性不接茬了。

姑又从架在火塘上的铁锅里,给每人舀一碗高粱粥,再配上一碟泡菜,就是一家人的早餐了。

吃早饭时,大伯娘又盘问起叔子,到底闯了什么祸来。

不过叔还是像捍卫贞操的少女一样,死守着他和程家大爷的秘密。她只好怏怏把矛头转向了苏录父子。

“老二,还以为你是个知书达理的,怎么能带着孩子跟人打架呢?这回要真让人讹上了,咱家可怎么过?”

家里老人已经不管事了,大伯娘就是当家的。苏有才也只能乖乖听着,讪讪保证再也不打架了。

“放屁!”老爷子却重重一拍筷子,怒喝道:“不打架还叫男人吗?脑袋掉了碗大的疤!”

“好好,老汉儿别上火,赶紧吃饭吧。”大伯弯腰拾起掉在地上的筷子,抹一把递给老爷子。

“不吃了,气都气饱了!”老爷子便一甩袖子,背着手出去遛弯儿了。

苏家兄弟不禁黯然,老爷子骄傲了一辈子,更咽不下这口气……

~~

老爷子被罢官后便脾气极臭,大伯娘早习以为常了。待他一走,便继续教训苏录道:“还有秋哥儿,你也老大不喽,再游手好闲下去,早晚还得惹事儿。”

“伯娘也没让我闲着啊?不是天天给我安排活吗?”苏录闻言一阵郁闷,我怎么就游手好闲了?

“就是。”姑给侄子帮腔道:“秋哥儿就中暑躺了两天,然后一天都没得闲。”

“我那是怕他游手好闲,惹出祸来。才给他找事儿干的。”大伯娘白一眼姑道:“但老这样也不是个办法。”

着又瞥一眼大伯,大伯便咳嗽一声,对苏有才道:“老二啊,我跟二大爷了,今年重阳,就让秋哥儿也跟着去下沙吧。”

“啥是重阳下沙?”苏录还没听过这词儿,声问二哥。

“新粮下来后,重阳节就该投料酿酒了。”苏泰便也细声细气道:“高粱米红红的,的,投料的时候像倒沙子,所以叫下沙。”

“哦。”苏录点点头,不解道:“这不是工人该干的活吗?”

“这就是让你去做工啊。”姑便道:“不过你得先拜师,然后学徒三年,才能给家里挣钱。”

“啊?”苏录顿时觉得高粱饼子,彻底难以下咽了。

不过大伯娘也没问他的意见,只看他爹。

“嫂嫂,娃儿还呢。”苏有才轻声道。

“他过了生日就十四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学徒两年了!”大伯娘却一摆手道:“早点拜师早点挣钱是正办!”

着对大伯道:“横竖今天已经耽误了,待会你取条腊肉,再买包茶,下午就带着秋哥儿去拜师吧。”

“好吧。”大伯对大伯娘向来言听计从。

“秋哥儿,去酒坊学徒要不要?”虽然哥哥嫂子已经决定了,苏有才还是问儿子一句。

“不要!”却听苏录断然道:“我不要进酒坊。”

“那你想干嘛?”伯娘不悦道。

“我也要读书!”苏录一字一顿道。

ps.今天看得过瘾吧。

现在新书每一步都得pk,pk追读最重要,所以求大家尽量每天点击一下新章节,这年月养书会把书养得营养不良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