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0章 计划通李林甫(1 / 1)

要是皇甫僧念不提,王熙都快要忘记这歌咏大赛,在最开始时,他确实想着去破坏这歌咏大赛,目前来说,也算是比较成功,再加上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今这歌咏大赛对他而言,也不是那么重要。

但是听到要取消歌咏大赛时,王熙还是感到非常惊讶,“真的假的?”

“暂时还不能确认。”

皇甫僧念摇摇头,“目前这些传言,还未得到证实,但是我想这空穴来风必有因啊!”

王熙思忖一会儿,道:“你的意思是,他们是打算以退为进?”

皇甫僧念点点头道:“有这个可能,到底诗赋在文人的心中,是难以被取代的,这么做,可能会得到许多人的同情。”

王熙点点头道:“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这一招还真是高明。”

李诫满郁闷道:“好不容易将他们逼入绝境,可是不能让他们翻身,倘若他们真的成了,那咱们就留着那戏剧,跟他的歌咏大赛比一比。”

王熙想得一会儿,道:“如果是我们的话,自然是要痛打落水狗,但是我们必须要假借老陶之名,而以老陶的人设,对方都已经如此卑微,是决计不应该再咄咄逼人的。”

皇甫僧念点点头道:“而且我们若是咄咄逼人,只怕是会正中对方下坏,会引发更多的同情和对我们敌意,到底朝中几乎所有的官员,可都尚诗赋,到时我们只会得不偿失。”

王熙点点头道:“僧念说得对,不能再逼下去,看来那武信也是有些手段的。”

王爽遗憾道:“那真是可惜。”

王熙笑道:“放心,越往后面,他们就越吃亏,诗赋的受众面,怎么也比不了戏剧的。”

紫宸殿。

此为大明宫第三大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都在此殿进行,在这里也比较随意,没有含元殿和宣政殿那般讲究。

皇帝还未到,三个宰相就坐在炉火旁小声交谈起来,而宇文融则是与户部、兵部几个官员,站在角落。

源乾曜低声道:“据说陛下已经决定,明年开始,就要针对土地、税赋进行全国改革。”

张嘉贞道:“从去年到今年,陛下就一直在为此做准备,时机也算是成熟了。”

张说叹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关土地兼并,就是准备再充分,也不一定就能成功,我们还是不要麻痹大意啊。”

源乾曜点点头,突然又道:“对了,你们有无听闻,国子监打算取消歌咏大赛?”

张说眉头一皱,“这不是传言吗?”

“不是。”

源乾曜摇摇头道:“韩休亲自去问过武祭酒,这并非是传言。”

“为何?”

张说惊诧道。

源乾曜叹道:“还不是因为红楼梦。”

张说不满道:“这红楼梦是红楼梦,诗赋是诗赋,本就不是一回事,这岂是理由。”

源乾曜低声道:“据说是武祭酒收到风声,无名学院最近一直在宣传红楼梦戏曲,暗自打算拿着这戏曲,跟国子监的歌咏大赛打擂台,而武祭酒又自问比不过红楼梦的戏曲,就打算取消算了,免得到时没人来看,让朝廷颜面尽失。”

张嘉贞质疑道:“我怎未有听说这事。”

张说瞧了眼张嘉贞,眉头紧锁,“可是不行呀,这歌咏大赛,事关科举改革,岂能轻易放弃。这样,让国子监将诗赋就定在上元佳节,我们全都去参加,还就不信比不过那红楼梦。”

正当这时,忽听得一阵哒哒声音。

众人为之一愣,这脚步声怎么听着有些奇怪,节奏感如此强烈。

正当大家疑惑时,只见李隆基从屏风后面行出,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只是这每走一步,这脚踝都得抖一下。

大臣们起身来,微微颔首,目光却都盯着李隆基的脚踝。

李隆基入座后,笑道:“诸位无须多礼。”

大臣们坐下后,张嘉贞就小心翼翼问道:“陛下龙体可还安好?”

李隆基被问的莫名其妙,“朕身体无恙,张相公为何这般问?”

张嘉贞道:“适才臣观陛下行路,好像有些不适。”

李隆基愣了愣,稍显尴尬道:“朕方才审阅奏章,一时没留神,脚有些麻。”

源乾曜忙道:“陛下可得注意龙体。”

李隆基点点头。

他们哪里知道,李隆基最近迷念那踢踏舞,行路时,也不忘练习一番。

当然,李隆基可不敢说出来,立刻道:“今日朕召集诸位来,是要宣布一件事。自去年以来,朝廷颁布扩田令,虽有一些成效,但也遇到极大的阻碍,各部相互掣肘,导致政令难以通达,更可恶的是,一些地方官员,是阳奉阴违,导致变法屡屡受阻。

但土地隐户一事,是积弊已久,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定,朕这回是决心要解决此弊,朕已经决定,将扩田、扩户、赋役结合,任命宇文融为扩地使,全权负责此事,各部也都必须全力配合。”

语气是不容置疑的。

他的底气不全是基于无上皇权,此时的他还是比较柔软的,而是因为关于任命宇文融,他已经对外吹风半年多,张说他们都已经知晓,这份差事必将落到宇文融头上。

故此张说都未去拦住宇文融,而是借机支持王守一,来掣肘宇文融。

当李隆基说出来时,宰相们都表示赞成。

宇文融这才站出来道:“微臣定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李隆基笑着点点头,“朕也相信卿绝不会辜负朕的。”

可以看得出,皇帝将会全力支持宇文融。

而议定此事后,张说突然站出来,“陛下,臣有一事禀报。”

李隆基问道:“何事?”

张说道:“当初陛下决定将诗赋加入科举中,国子监为配合陛下的政策,故而打算举办歌咏大赛。

然而,由于朝廷给与的支持不够,导致歌咏大赛无人问津,这必将影响到科举改革,臣望朝廷该给与足够的支持。”

李隆基愣了愣,问道:“朝廷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吗?”

张说道:“陛下对此都不清楚,又怎谈得上足够的支持。”

李隆基稍显尴尬,“依相公之言,朝廷该如何支持?”

张说道:“其实最初之时,歌咏大赛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只因陛下两度为无名学院的戏曲叫好,导致大家都在关注戏曲。”

李隆基立刻道:“这事可不怪朕,朕不也是被你们逼着去的吗?”

此锅,老子绝不背。

张说道:“这事当然怪不得陛下,但歌咏大赛落得这般惨状,却是因为陛下,这解铃还须系铃人,臣建议将歌咏大赛放在上元佳节举行,也望陛下亲自前去观赏。”

还有这好事?李隆基不禁心中一喜,嘴上却道:“既然张相公亲自邀请,那朕朕就亲自前去观看。”

虽然他极爱戏曲,但诗赋亦是他所爱,平时大臣天天盯着他,稍有懈怠,马上就群起攻之,如今主动邀请他去看歌咏大赛,他当然是愿意的。

张嘉贞瞟了眼张说,心道,他还是老样子,什么事都是雷厉风行,也不问问我的意见。

他们三人方才都还未商量出个结果,张说就直接邀请皇帝,也就是说,不需要商量。

可要知道,张嘉贞才是中书令。

只是在张说看来,科举改革属于他的政绩,武信就是一个干活的,要不办的话,岂不是在打他的脸。

不但要办,还要办得红红火火。

让你瞧不起人。

很快,此事便传了出去,国子监顿时是士气大振。

不得不说,最近国子监确实有些颓废,被红楼梦压着喘不过气来,因为谈论红楼梦,是怎么也离不开那无名学院。

这本也没什么,关键是之前国子监老是针对无名学院,是国子监自己觉得沮丧,还真没人将两个学院放在一块比。

“张相公说得是一点没错,无名学院能有今日风光,陛下可真是帮了大忙。”许道玄带着一丝抱怨道。

武崇文笑道:“这些就莫要多说了,如今陛下已经决定要亲自参加这歌咏大赛,这必然会得到天下文人的关注,若表现得好,可是能够得到陛下欣赏啊!”

杨湛突然道:“要不咱建议蒋博士邀请无名学院来参加?”

岑文治惊讶道:“你这是为何?”

许道玄道:“好不容易才请的陛下来,让他们来参加干什么。”

杨湛道:“你们怕什么,那旁门左道,咱是比不过他们,难道诗赋咱也害怕,让王小雀他们来参加这诗赋大赛,好叫人知晓那无名学院到底是何成色。”

武崇文点点头道:“这倒是可行,诗赋可是需要真才实学的。”

李林甫也是第一时间跑去找武信邀功。

这主意可是他出的。

然而,令李林甫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见到武信时,武信却是愁容满面。不禁好奇地问道:“如今陛下都决定亲自前去观看歌咏大赛,为何武祭酒却仍这般愁闷?”

“唉李中允有所不知。”

武信叹了口气,“昨日小妹派人传信于我,前几日,她与那王小雀见过一面。”

李林甫道:“王小雀?”

武信点点头道:“并且他们还与陛下一同研究戏曲、音乐,在小妹看来,王小雀在戏曲舞蹈方面,天赋极高,使得陛下很是喜爱他,也令小妹感到威胁。”

李林甫疑惑道:“我也与那王小雀见过一面,那小子是有讨人喜的一面,但也不至于让武婕妤都感到威胁吧。”

武信道:“小妹这么说,就一定是有她的道理。关键还是在戏曲,小妹希望能得到这方面人才的支持。”

李林甫恍然大悟,心中暗喜,立刻道:“在文采诗赋方面,我或许不如张相公他们,但要论戏剧音律,我还是有些信心的。

如今我已经有一个计划,能够赢得无名学院的信任,并且参与他们戏剧的安排。”

武信喜道:“是吗?”

李林甫点点头道:“今年来了长安来了不少外国使臣,我打算建议嗣濮王,在元旦朝会上,举办一次宴会,推广这戏曲。

当初嗣濮王推崇戏曲时,也以推广我中原文化为由,这可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而陛下如此喜爱戏曲,也定会答应的。

这么一来,嗣濮王必将将此事交于我来安排,这样我就能够赢得无名学院的信任,了解他们是如何筹备这戏曲的。”

武信疑虑道:“这会不会让无名学院大出风头?”

李林甫却道:“这已经是挡不住了,到时红楼梦戏曲一上,必然又是风光无限,如今就连武婕妤都知道,不应去反对戏曲,而应学习戏曲,利用戏曲,因为反对戏曲,就等同于与陛下作对,武祭酒又何必想着去跟戏曲作对。”

武信点点头:“言之有理,言之有理,之前我屡屡受挫,就是因为如此啊。”

说罢,他又向李林甫拱手道:“一切就拜托李中允了。”

李林甫拱手道:“承蒙武祭酒信任,林甫决计不会令武祭酒和武婕妤失望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