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看看他们有多大的窟窿
电话快打完的时候,李野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阿强,最近你可不要随便出门,一切听从鹏哥的安排,别说什么乱世出英雄,咱们普通人到了乱世,要自己先躲起来保证安全”
阿强不以为然的道:“不至于吧李先生,我们有最好的安保人员,靳鹏先生在这边的人手很多的”
“人手多你们能干得过军人吗?别多废话,听靳鹏的安排,懂了吗?”
“哦,好吧!我知道了李先生。”
李野直接一句话就把阿强的那点“英雄梦”给捶破了。
这就跟后世流行的一个笑话一般道理。
当这个世界上杀人不犯法的时候,你先想杀谁?
如果这个世界上杀人不犯法,我不应该先躲起来吗?
而在苏俄崩溃之后,绝大多数的民众并没有迎来他们想象中的美好生活,然后就发生了各种乱象。
因为卢布的贬值和大毛采取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许多普通人的资产在一夜之间便迅速归零,甚至逼的那些卫国战争的老兵,都要拿出自己的勋章换饭吃。
在这种困境之下,许多在苏鹅军队中服役过的人为了生存,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便主动选择加入了当地的黑色团体,整个苏鹅地区的黑暗势力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看看好莱坞电影中对苏鹅黑帮的定位就知道了,那不是一般人能抵挡的团伙。
甚至九十年代中期,灯塔都一度将大毛定性为“黑帮控制下的国度”,像莫斯科这种地方,谋杀和犯罪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饿死人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所以现在的阿强和靳鹏等人,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靳鹏可能是听出了李野的意思,便接过了电话,成竹在胸的说道:“没事的小野,我早就在大使馆附近买了栋房子,明天我们就搬过去,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就往大使馆里跑.”
李野顿时大喜:“鹏哥,还得是你,北边这活儿别人还真干不了。”
靳鹏笑了笑,谦虚的道:“不,这都是跟你学的。”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些?”
“当初在京城你给我强子他们上课的时候啊,你以为我不好意思搬个小板凳在院子里听,我就什么都没学吗?我记性好着呢!”
“.”
李野恍然记起,自己确实给手下的草台班子上过课。
那时候风华服装刚刚有了点规模,五人初创团队里除了李野,都是一群蒙着头往前冲的傻大胆,李野只能尽量的给他们讲讲道理,指指方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顺势”和“借势”,只有顺应国家大势才能发展,只有借助国家大势,才能安全。
你要是跟国家反着干,那必死无疑。
王坚强、马千山、陈二狗等人都曾经坐在六炕铺的院子里听过李野讲课,
而那时候靳鹏因为是“大哥”,所以碍于脸面从来不去院子里听李野叽歪,李野对此还挺无奈的。
但是现在看来,他躲在屋里偷听,也同样虚心向学,天天向上了。
住在大使馆旁边,就是“借势”。
在苏鹅即将开始的这段混乱时代,也只有大使馆的红旗,可以让那些穷凶极恶之徒有所忌惮。
。。。。。。。。。
苏鹅那边的情况还需要发酵,一分厂这边却迎来了本年度最重要的一桩事情。
经过大半年的酝酿,终于有三家单位,确定成为跟一分厂“合并”的对象,只是到底谁先合并,怎么合并,却还需要一步步的讨论,一步步的权衡。
陆知章拿了三个文件袋子,交给了李野。
“这是他们按照咱们的要求,拿过来的相关资料,另外他们三家都积极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来咱们厂参观和洽谈。”
李野一看那三个文件袋子的厚薄程度,就有些兴趣缺缺。
太薄了。
你就是去某个公司求职,都要好好的准备一份简历呢!
而李野要求对方提供全厂职工的相关明细,可就这么薄薄的几张纸,能说明什么呢?
等到打开袋子一看,李野都气笑了。
怪不得这么薄呢!原来里面只有精心准备的干部资料,而且大概率还是经过特意挑选的资料,而李野最想看的职工情况,却只有“本厂一共有XXX名职工”等几行数字。
最⊥新⊥小⊥说⊥在⊥⊥⊥首⊥发!
李野把资料递给陆知章:“看来,他们根本没有摆正心态,还以为这是上面压给我们的任务,咱们不得不接收这帮官老爷呢!
上面要不是为了那几千工人的生计考虑,又怎么会促成这次合并?可他们只想着自己,却忘了最需要解决的工人”
这些想跟一分厂合并的单位,都是看到驻城那边的发展势头才动心的,但是他们又不想跟驻城车辆厂一样,被动的完全接受一分厂的安排。
毕竟驻城那边是自己带着嫁妆送上门找到一分厂,主动要求合并的,而他们却是部里牵线做媒,是国家调配。
可他们就不想想,如果是上面安排的任务,又何必需要双方先自己“互相认识”一下呢?
陆知章看了看,也笑着说道:“确实有些过分,咱们没有那么多的管理职位给他们安排,看来这次的合并不会太顺利”
李野道:“不顺利就不合并,反正咱们不急,待会儿给劳动局通个气儿,问问还有多少踏实勤奋的待业青年”
“有的是,”陆知章笑道:“我要是今天给他们打电话,倍儿棒的小伙儿明天早上就能在厂门口排队你信不信?要不咱们别合并了,自己培养得了呗!”
“唉~”
李野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因为他知道陆知章也只是随意说笑而已。
第一,上面有困难需要一分厂帮忙解决,这年头很多的国企都靠上面的财政补贴过活,上面迫切的需要他们找到新的路子自力更生,而一分厂不能一口回绝,
第二,一个中年职工,就是一个家庭,如果合适的话,李野希望可以多积点德。
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大下岗,让很多中年人失去了尊严,也发生了很多令人叹息的事情,所以李野觉得自己有能力的话,就能帮一家算一家。
当然了,李野愿意帮忙,也是有原则的,偷奸耍滑想要过来养老的,那是一律不要,只会坐办公室喝茶的也请另谋高就,反正只要是不能化为生产力的人,都让他们接受自己的命运。
陆知章道:“那咱们怎么回复他们?让他们什么时候过来参观、讨论?”
李野想了想道:“要不咱们去他们单位参观吧!看看他们到底还有多少家底儿。”
陆知章点点头:“也好,去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大的窟窿。”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