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章 该不该信(1 / 1)

沪市,鼎香记饭庄。

这是一家开在闸北区民巷里的饭店,地处偏僻自然名声不显,但这饭店生意却着实不错。

老板是沪市本地人,自小开始学厨,一手本帮菜做的极其地道。

当然,在这么不起眼的位置能够有这么好的生意,还真是多亏这些老街坊照顾。

谁家只要是来客人,来亲戚,家里都会上这里来打上几个招牌菜款待客人。

临近中午饭点,后厨开始忙碌起来,饭店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手指拨弄着手里的算盘珠子,老旧的老花眼镜半耷拉在鼻梁上,时不时的抬头看着周围环境。

墙上的西洋钟指向十一点四十,一道穿着青衫长袍,戴着黑框眼镜的青年腋下夹着一份报纸走进饭庄。

嘟嘟嘟,青年走到柜台前敲了敲柜台。

掌柜的闻声抬起头,看了一眼青年,随即换上一副笑脸:“客人吃饭吗?”

青年笑道:“不吃饭难道还住宿吗?掌柜的真爱说笑。”

掌柜的闻言拿起算盘上下摇晃,将上面的数字清零,放在柜台上,然后,手指轻轻敲了敲柜台。

青年仿佛接收到了什么讯号,笑着说道:“我听朋友说你们家的响油鳝丝做的很地道。”

“今天我可是特意过来就来尝一尝。”

“要是不好吃,我可是要掀桌子的哦。”

掌柜的笑道:“客人你算是来对地方了,我们老板打小就入行,前前后后可是学了几十年的本帮菜。”

“但凡您要是能挑出毛病,您就算把菜甩在我脸上,我也不说半个不字。”

年青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掌柜的,有您这句话就成,给我找个安静的座位,我喜欢靠窗。”

掌柜的挥手招呼道:“阿贵,有客人,带他上二楼。”

“好咧。”伙计应了一声,领着青年径直上了二楼。

此时,二楼靠窗位置坐了一个衣着略显寒酸但书卷气十足的中年人。

他吃的是极其普通的阳春面,但手里却捧着一卷书籍,一边吃面,一边看书。

那名叫阿贵的伙计问询过青年意思之后,将他领到靠窗的位置坐下。

对面那名寒酸的中年人看到有人过来,虽然隔着桌,但脸上也露出一丝不满之色,似乎在责怪伙计怎么在这个时候带人过来打搅他看书的心情。

青年似乎也发现了对方的不满,目光落在书籍上,有些诧异的说道:“先生也喜欢张恨水的作品?”

“谈不上喜欢,乱世文章,终究逃不过世俗二字。”中年人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摇头晃脑道:“风骨难寻,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青年摇了摇头回应道:“先生此言差矣,从古至今,风骨在心而不在纸墨之上。”

中年人似乎愣了一愣,沉思片刻,抚掌道:“有理,有理。”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果然是至理名言。”

暗号全都对上了,中年人起身上前,从怀里掏出一个装着香烟的铁盒,自己抽出一根,又将烟盒伸向对方。

“小兄弟,来根烟吧。”

青年笑了笑,伸手拿了一根,紧接着中年人又拿出洋火給对方点上。

趁着对方吸烟的时候中年压低声音,语速略快道:“三号码头,仓库有狗,西墙梯子不稳..”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情报放在三号码头,不过,那个地方很有可能被鬼子盯上了,下次需要更换地址。

青年吸了一口烟,吐了一团淡蓝色的烟雾,夸赞道:“这烟不错啊。”

“对了,我刚才上来的时候听掌柜说这天气好像要下雨了。”

“先生,您得换把牢点的伞。”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收到指令,可以向上级请示更换备用地点,最好是隐蔽一点的地方。

中年人点了点头,道:“多谢小兄弟提醒,我先走了,咱们有缘再见。”

两人简单的交谈并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中年人拿起桌子上的书籍急匆匆的下了楼。

而那名青年男子依然坐在窗户边,嘴里叼着香烟吞云吐雾

沪市,法租界,西林南路622号。

这是一间普通的民房,砖木结构的二层矮楼,红砖外露处糊着一些参杂了石灰的粉末,看上去显得极为刺眼。

吱呀作响的老式松木楼梯仅容一人而过,台阶上到处是被煤灰熏出的烟痕。

一名年青男子小心翼翼的踩着松木楼梯上了二楼,看他那种表情深怕自己再用力一些就会把楼梯踩塌了。

二楼一共四个房间,男子走到最里面,敲了敲门。

咚,咚咚,咚咚,一短二长的敲门声响起,嘎吱一声,大门打开,露出一道中年人的身影。

“进来。”

青年闪身入内,中年人警惕的看了一下外面环境,飞速的关上房门。

“寒竹,你怎么来了?是不是组织上有什么指示?”

寒竹就是方才这个年青男子的代号,他也是眼前这名称为青灯的联络员。

自从数年前顾顺张,向忠法等人接连叛变革命。

沪市的情报站经过重组之后变得更加隐蔽,诸多同志的行动也更加小心谨慎。

为了防止出现因为一个人影响情报机关的正常运行。

外勤大多采用纵向联系,特工之间不允许发生横向联系。

虽然变得繁琐,但安全性提高很多,即便是你抓到人,也只能抓到一条线上的。

很难通过一条线去锁定别人。

“收到组织上的情报,金陵维新政府受日本人指派,将会在下月三号对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开展清乡运动。”

“除了这个,我还有一份情报要转交给你。”

“这份情报的真实性还没经过验证,你们可以拿去作为参考用。”

说着寒竹将三号码头取到的情报递给青灯。

青灯摊开情报,上面密密麻麻的列举了这一次扫荡太湖地区游击队的兵员以及武器配置情况。

除了这些,就连辎重补给的数字也十分详细。

这倒不像是一份正常情报,倒像是一份报告,这是直接把报告給抄过来了吧。

“寒竹同志,这份情报?”

犹豫了很久,青灯还是说道:“会不会太详细了一点。”

“寒竹同志,觉得这情报可信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