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74章 换嫁文冤种穷举子38(1 / 1)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太子,等着他的回答。

太子正色道:“孤相信,在如何侦破案件、抓捕犯罪这件事情上,大理寺和刑部一定是专业的。”

“也不知为何有这么多人持反对意见。”

“难道各位王爷,各位御史大人,比大理寺和刑部的大人,在审案方面更加专业?”

二皇子忍不住道:“话虽如此,可这般毫无根据在京中大面积抓人,且抓捕的都是有分量的官员,着实容易引起人心动荡。”

“臣弟和各位御史大人,从未否认大理寺和刑部的专业性,只是不想京中惶惶。”

太子问:“依你,该当如何?”

二皇子:“臣弟以为,调查可以,问话可以,但不能毫无根据抓人。”

其他皇子纷纷附和。

太子笑了一下:“既然你们统一了意见,孤虽然不赞同你们的法,但尊重你们的决定。”

太子对皇帝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可以按照各位王爷和各位御史的意思办。”

“但后续引发的问题,也将由他们承担。”

皇帝问二皇子等人:“太子的意思你们可听明白了?现在你们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吗?”

二皇子等人互相交换了眼神,最终由二皇子作为代表,坚定道:“父皇,我们还是觉得不能随便抓人。”

皇帝点点头:“那就按你们的办。”

“大理寺和刑部,自今日起,没有切实证据不可随便抓人。”

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臣遵旨。”

不能抓捕嫌疑人审问,案件的侦办速度,肉眼可见的慢下来,好在太子宽仁并不催促。

如此一来,就苦了那些已经被抓进去的大人们,案件迟迟没有进展,他们就一天不能出去,只能在大牢里熬日子。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没有被刑讯逼供。

但是没有一个人心里敢放松,毕竟谁都知道,大理寺和刑部的监牢,进来了就不容易出去,就算能出去,不死也要掉层皮。

就在一部分人欢喜,而另一部分人煎熬当中,京中接二连三,出现刺杀事件。

这些刺杀事件似乎毫无规律可言,三四个被刺杀者却又都是朝廷命官。

官职有大有,伤势有轻有重,无一例外的是没有抓住任何刺客。

大理寺和刑部案件堆积,卷宗如山,却锁定不了凶手。

被行刺的大人们个个施压,要求刑部和大理寺尽快缉拿凶手,甚至有些大人,能提供疑似凶手的名单。

但刑部和大理寺表示无能为力。

“各位大人,你们的心情我们是能理解的,但是大理寺和刑部办案,讲究的是实打实的证据,不能因为你们随口一就去抓人。”

“那样会造成人心动荡,影响京城治安。”

“所以也请各位大人理解我们的难处。”

“我们互相理解,互相理解。”

无论是刑部官员还是大理寺官员,态度比之前温和一万倍,但就是不干事儿!

被行刺的大人们情愿他们像之前一样冷酷无情,但是办起案来手段铁血,迅速高效。

而没有被行刺的官员,脸色也很不好看,这种随机抓取一个目标的行刺,谁知道下一次是不是就轮到自己?

于是事情又闹到了朝堂上,大家抱团给刑部和大理寺施压,要求尽快缉拿凶手。

当着皇帝的面,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都是好好好,转头该干嘛干嘛。

人是不抓的,案是破不了的。

一时间,大人们怨声载道,开始埋怨起几位皇子和御史,若不是他们,不让刑部和大理寺捉拿嫌犯,现在怎么会抓不了凶手,破不了案?

几位皇子和御史也是有苦不出,他们也不知道大人们会接二连三遇刺啊。

当然心里的怀疑肯定是有的,不然哪有这么巧的事?这边不让抓人,那边就开始行刺?

但是没有证据的事,不能也不好。

皇帝也是脸色难看,朝会上再次询问太子,此事该如何解决?

太子这回不出主意了:“父皇,这事儿臣了不算,应该问各位王爷和几位御史。”

二皇子等人当然不能在这种时候退让。

如果现在松口,让刑部和大理寺继续抓人,不但之前的提议跟笑话一样,而且,被抓最多的一定是他们的人。

所以二皇子:“儿臣还是认为,不能随便抓人。”

皇帝看看他,再看看太子,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谁也没想到,退朝后二皇子就出事了。

在回府的路上被行刺,重伤!

命是救回来了,人也废了,彻底失去登顶的资格。

刺客只有一个,突破二皇子身边的层层护卫,一击得手,飞速撤退。

侍卫想要追击,连影子都摸不着。

大理寺和刑部又来活了,但是,找不到刺客。

二皇子醒来后歇斯底里,叫嚣着要把刺客碎尸万段,限定刑部和大理寺三天内抓住真凶。

刑部和大理寺:“这个真办不了。”

其他皇子人人自危,成日提心吊胆,生怕什么时候刺客就对他们下手。

就在所有人胆战心惊中,忽然有一天,皇帝没有早朝。

一开始大家也没当一回事,帝王偶尔不上朝太正常了,并不值得大惊怪。

但是后来的很多天,皇帝都没有上朝,有消息传出:龙体抱恙。

实际上根据多方打探出来的消息,皇帝是中毒了,而且中的还是当年太子中的毒。

无解!

朝堂一下子不安宁了。

皇子们蠢蠢欲动,纷纷进宫,要给皇帝伺疾,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守在皇帝跟前。

除了重伤未愈的二皇子没有进宫,只有太子是个例外。

他每天都来请安,但除了晨昏定省,其他时间并不守着皇帝。

而是在朝臣的请求下,名正言顺监国。

最有竞争力的二皇子成了废人,其他几位皇子有心想争,却实力不够。

也怕和二皇子一样,伤了自己的根基,却让其他人渔翁得利。

所以大家都很默契的在观望,更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

只要皇帝醒来写下圣旨,指明谁是接班人,谁就可以名正言顺。

两天后,皇帝终于醒了,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内侍去请太子来!

众皇子:“!!!”

众皇子心都凉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