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三十二章、蓬勃发展的都护府(1 / 1)

暹罗王国。

“陛下,虞军的攻势非常猛,一看就是冲着王都来的。

趁着现在还有时间,赶紧向北部山区撤离吧!”

禁军统领查理特慌乱的催促道。

虞军的厉害,他们是领教过了。

前面几次会战,全部以暹罗王国大败收场。

苦心训练出来的精锐军队,都被打光了。

剩下的残兵败将,听到“虞军”两个字就瑟瑟发抖,更不用和他们战斗。

“混账!”

“佛会庇佑我们,本王哪里也不去,就在王都等着我佛惩罚这些异端!”

暹罗王的话,把众人气了一个半死。

宗教是他们奴役底层百姓的手段,万万没想到谎言的多了,自家国王也被带了进去。

如果佛祖真要惩罚,也是先清理门户。

“轰隆隆……”

攻城的炮火声响起,整座王都都跟着颤抖起来。

“快带陛下离开!”

查理特一跺脚下令道。

大难临头各自飞。

自从听到虞军杀来的消息,王都中的权贵,就各自逃命而去。

看汇聚在暹罗王身边的官员数量就知道,大部分王国权贵,都已经先一步跑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面对大虞这个庞然大物,暹罗王国这次危险了。

最憋屈的是,从头到尾他们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大虞,惹来灭国之祸。

要知道前面的会战失败后,他们就选择了俯首称臣,派出了三波使臣去大虞求和。

按照以往的惯例,姿态做到这份儿上,再大的怨气也该熄火了。

这次的情况特殊,国书刚递交过去,使团尚未走到大虞京师,虞军就对他们下起了死手。

打是打不过的,只能舍弃平原大地,前往山区暂避锋芒。

……

永安府。

收到前线的战报,李牧果断划出了战争范围。

抢占平原大地即可,入山就算了。

中南半岛的瘴气,主要集中在山区地带。

深入追击的话,要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困兽犹斗的暹罗王国残部,而是恶劣的自然条件。

贪婪是兵家大忌,见好就收才是智者所为。

拿下了暹罗王都,周边的一众城,都没有对抗王师的底气。

顺风顺水的拿下大片疆域,接下来的治理工作,才是真正的难题。

因为抵抗力度弱,让暹罗王国的人口保存比较完整,没有出现此前安南那种减员过半的惨剧。

从查抄的官方的户籍上看,暹罗王国在册人口,约一百五十多万。

考虑到藏匿人口,真实人口应该在两百万到三百万之间。

最棘手的是僧侣数量高达八万,占到了在册人口的百分之五。

弊端明显,优势也很突出,宗教愚民有利于统治。

暹罗王国抵抗力度这么弱,主要原因都是内部腐化的不成样子。

“侯爷,鉴于暹罗的特殊情况,暂时不宜采取大动作。

不过宗教传播,必须加以限制。

国内的僧道度牒制度,就是不错的应对措施。

已经出家的僧侣,可以不做限制,但后续有人剃度必须严格管理。

出于宗教制衡,我们引入国内的中土佛门和道门。

未来对外扩张,可以派遣这些僧侣出去传教,逐步削减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迁移当地百姓。”

王靖川上前谏言道。

历史悠久,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

甭管遇上什么奇葩事,历史上都能找到类似的原形,可以借鉴老祖宗的成功经验。

“嗯!”

“再加上一条,都护府官员无论文武均不得信教,违者一律革职查办。

僧庙道观修筑、维护,必须在衙门报备,禁止私自修建、改造。

尤其是暹罗地区,寺庙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必须进行一次大清查。

同时要审查各地寺庙宣扬的思想,一些理念极端的邪教组织,必须以雷霆手段根除。

等地方稳定之后,就逐步向各地安插移民,稀释当地的人口结构。

为安抚民心,可以在当地修筑孔庙、关帝庙、妈祖庙、财神庙、三皇五帝庙……

一些立下战功的阵亡将士,同样可以铸庙祭祀。”

李牧想了想道。

禁止宗教信仰不现实,但是可以玩儿分化。

国内的历史名人、神仙那么多,全部都可以引入过来。

传播的不光是宗教,更是在输出文化。

除了这些隐晦手段外,改变社会财富分配,才是真正的杀招。

其他都是虚的,唯有拿到手的土地,才是实实在在的。

虞军一路南下扩张,能够迅速稳定地方,最关键的就是拉拢了底层百姓。

不光以往的欠款负债清零,还拥有了自己的房屋、田产。

有了更好的生活,成为了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意回到过去,过苦逼日子。

看似是军事入侵,但对当地百姓来,虞军却是解放者。

“侯爷,这是最新的疆域划分图。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把都护府的疆域,整合划分为三十个府,下辖一百八十县。

除了最初的十个府,官员配备相对完善外,新增的二十府全部都缺人。

不光负责民生的官员缺,就连驻军也缺的厉害。”

兰林杰一脸为难的道。

安南都护府能够太平,离不开各地驻军的努力。

“一县一千户,一镇一百户,一村一什”的管理制度,确实非常好用,但对军队的需求量也大。

前面都护府控制的区域面积,十府之地所需驻军,不过五镇之兵。

现在控制区域大增,还都是新占土地,驻军需求一下子增加到了十五镇。

十五镇兵马是有的,不过大都挂靠在两广名下,光都护府的财政可养不起那么多兵。

目前都护府的军队,主要以卫所兵建制为主。

没有别的原因,单纯就是为了省钱。

划分一片土地给他们,卫所就能自给自足,衙门只需要补充少量经费即可。

只是部队到了地方上驻扎,就意味着这些部队,转为了都护府直辖部队。

后续的军费开销,就没法直接走两广财政。

理论上可以“协饷”,但这需要上报朝廷批准。

毫无疑问,李牧不可能走程序。

没别的原因,安南都护府主要靠两广养着,财政自给率仅为四成。

对外战争的军费开销,全部都是两广总督衙门报销,移民开销也垫付了一笔。

在他担任两广总督这些日子,两广的财政收入,没有一分上缴朝廷,全填了都护府的坑。

为了做平账面,李牧不光降低了各种税款的收入,还把军队挂在两广名下。

单纯从账面上看,在扣除一应支出之后,两广财政的结余就剩下数十万两。

因为数额不大,朝廷才能允许两广的结余,协饷安南都护府。

一旦把军队划拨过去,许多隐藏的玄机,全部暴露在了明面上。

如果让朝廷知道,安南都护府每年要从两广拿走九百万两的财政收入,朝堂上肯定吵翻天。

册封他世镇安南,就是为了省钱。

如果朝廷每年能拿出九百万两白银,投入到安南大地上,完全可以直接在当地正常设省。

负责民生的官员缺口,那就更棘手了。

目前领地主要官员,都是军中官兵退役,以及从大虞引入。

前者的能力参差不齐,但胜在执行力强,上面吩咐的任务都能实下去。

后者灵活性更高,做出成绩的不少,捅出篓子的更多。

受国内风气的影响,贪腐更是顽疾。

不光自己贪,这帮家伙还喜欢拉别人下水。

以至于许多军政要职,李牧宁愿空缺,也不敢使用这帮家伙。

“官员缺额不是问题,新增县府民生事务少,先让军方代管。

等移民数量增加后,再逐步完善民生系统的构建。

驻军问题,本侯会让军方协调。

移民进度,有必要加快。

原来的十府之地,虞人占比勉强过半,但这些新县府几乎全是异族。

原则上每县移民十万,才能保障对地方的基本控制。

最好能够移民二十万,争取在人口数量上,超过异族。

按照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再移民五百万,才能消化现在的战果。”

李牧想了想道。

全国都吃空饷成风,多他一个也不算什么。

驻军要实下去,但挂靠两广的军队名额,也不能放弃。

能够长时间捂住盖子,可不光是他做假账厉害,而是两广士绅官员都成了既得利益者。

截留下来的财政税收,用在都护府身上不假,可钱也花在了两广大地上。

上缴给了朝廷,他们毛都摸不到。

划给了都护府衙门,还能用来采购当地的商品。

两广的财政收入节节攀升,也是吃了对外扩张的战争红利。

主要还是太穷了。

如果安南都护府能够发展起来,李牧不介意把军队编制补满,也不至于占用两广的军队编制养兵。

本质上迁移卫所军队过去,就是一次变相的移民。

原本划定的土地,也要跟着调整。

让人家搬家,肯定要给好处。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侯爷,五百万移民,这个目标恐怕有些困难。

除了军队移民和流放的罪囚外,我们从民间接收的移民,一共也就一百五十多万。

这还是黄河决堤,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才完成的。

按照正常进度,每年能够移民数十万,都非常不容易。

国人乡土气息重,非到万不得已,大家是不会离开老家的。”

兰林杰委婉规劝道。

如果算上罪囚的话,移民任务非常容易完成。

中原战场上,官军正在和叛军厮杀。

每天抓到的战俘不计其数,官府追查严格点儿,就能牵连一大帮人。

不过这里面的隐患太大,后续管理上稍有不慎,就能把都护府炸没了。

大量的白莲教战俘,就牵制了不少兵力。

为了缓解内部矛盾,李牧不断给流放的战俘们,创造赦免机会。

除了前期的战争外,现在完成开荒目标,也能够获得赦免。

靠着画饼+分化瓦解,才稳定了这帮人。

后续朝廷流放的罪囚,虽然都护府也在接收,但也没了最初的热情。

没别的原因,任何不稳定群体占比太高,都会给统治造成麻烦。

“放心好了,大虞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每月从南直隶输入的灾民数量,你们可见有减少?

本侯夜观天象,发现未来几年,北方大地天灾人祸不断。

尔等做好移民准备即可,后续有的百姓迁徙过来。”

李牧当即忽悠道。

夜观星象判断天下局势走势,固然玄学了点儿,但架不住这年头信的人多。

以他的身份地位,自称有夜观天象之能,谁也不会觉得奇怪。

五百万的缺口,看似数量庞大,可大虞朝人多。

每年输入一百多万,要不了几年,就能够凑齐。

到时候的安南都护府,就是一个治下人口,一千多万的庞然大物。

如果移民政策多坚持几年,治下人口超过两千万,也只是时间问题。

以当前的生产力,安南都护府治下的疆域开发出来后,养活四五千万人口,完全没有问题。

何况出了半岛之后,还有广阔的南洋大地。

至于半岛中北部的山脉,在不缺乏土地的情况下,李牧暂时不准备去啃这根骨头。

……

开封府。

“王爷,官军来势汹汹,开封城不能再待下去了。”

刘念安心情沉重的道。

本以为占据开封之后,自家王爷能够以中原为根基,成就一番霸业。

现实恰恰相反,占据开封就是威武王集团的巅峰时刻,吸引了各路义军来投,建立了大威政权。

风光没能持续多久,官军就杀了过来。

在官军的围剿之下,大威朝被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眼瞅着官军就要杀到开封城下。

“嗯!”

“官军势大,我们确实该暂避锋芒。

刘爱卿,可想好了大军接下来的去处?”

威武王故作淡定的问道。

富贵没享受几天,就被迫跑路,内心深处他是崩溃的。

可是没有办法,河南之地招兵确实容易,但想要长期立足却是困难重重。

掘开黄河的后遗症,最终还是反噬到了他们自己身上。

除了靠劫掠士绅外,民间的税收直接归零。

“王爷,湖广和南直隶朝廷都有精兵驻扎,我们不可与之争锋。

大军的出路在山西、山东和关中,不过山东和山西均非王侯霸业之基,当取关中为上。”

刘念安笑呵呵的解释道。

什么王侯霸业之基,全部都是扯淡。

放眼天下,大威政权就是一个笑话。

除了在农民军中喊喊外,无论大虞朝廷,还是天下士绅都没把他们当成一回事。

距离逐鹿天下,还差十万八千里。

选择回关中,主要因为在场的一众将领,大部分都是关中人。

提出回关中,大家都不会反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