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0章 捷报临应天,朱元璋的震惊!(1 / 1)

“的确是汗血宝马,而且还是罕见的黑汗血。”

“昔日西楚霸王的乌骓就是这种。”

“起来,也是你运气好。”

“这是在这蛮吉儿将府的马厩里找到的。”

“此番听闻你失了战马,本将做主将这战马赐予你了。”傅友德笑着道。

看着眼前高大的战马,朱应脸上也是露出了一种喜色,走上前,轻轻一抚,这战马浑身都透出了一种力感。

作为军中武将,如若不喜战马,那自然是假的。

一直以来。

朱应驾驭的都是普通战马,从北疆到这金城,朱应已经换了几匹战马了。

一则是他力量变大,普通战马根本无法承受,二则也是战马不行。

但眼前战马。

汗血宝马,这可真的是马中的极品。

有了它,朱应能够更好地在战场驰骋杀敌。

“多谢傅将军厚赠。”

“末将却之不恭了。”

朱应当即道谢。

这汗血宝马,不要才怪了。

“哈哈,宝马配英雄。”

“这匹马合该是你的。”

“不过宝马认主,在马厩找到此马时,那喂马的厮蛮吉儿一直都未曾驯服,你可要心点。”傅友德笑道。

“那末将可要试试了。”

朱应笑了笑。

直接从一旁兵卒手中接过了马缰,当即翻身上马。

也就在上马的一刻。

战马发出了一声嘶鸣,前面双腿直接抬了起来,似乎要将朱应甩下去。

“就这?”

朱应稳稳的抓住,悍然坐在马鞍上不动。

然后。

悄然加大了坐下的力量。

踏踏踏。

踏踏踏。

战马疯狂踏动,在这偌大的府邸内疯狂奔腾着,同时还疯狂的甩,有着一种野性难驯。

‘看来还是看你了。’

“那就再加大力气。”

看着这战马如此野性难驯,朱应则是更为满意了。

然后继续加大力量,双腿也在夹紧马腹。

随着朱应力量加大,身下的汗血宝马也停止了乱窜,四肢猛然承受不住,直接跪在了地上,但它还在继续挣扎着,朱应就如同千斤坠一样,疯狂压制。

持续了好一阵后。

身下的汗血宝马停止了挣扎,并且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嘶鸣,似表示臣服。

“很好。”

朱应笑了一声,松开了夹紧马腹的力量,汗血宝马立刻站直了起来,不再反抗。

而傅友德还有众将看到这一幕,第一次看到了朱应的勇力。

之前进攻金城时乃是夜幕之下,他们没有看到朱应的冲杀的英姿,但此番驯马,他们却是看到了朱应力量的展现。

“好。”

“看来真的是送对了。”

“如此野性难驯的宝马竟然被你如此轻易驯服。”

“宝马择主,朱应你不给它取个名字?”傅友德笑着道。

“此马浑身尽是黑色毛发,便为“乌”,其野性难驯,但也颇具灵性,更有一种军人的锋芒,便唤它为“乌锋”。”朱应想了想,立刻道。

“好。”

“乌锋。”

“倒是一个好名字。”

“昔日西楚霸王坐骑乌骓因西楚霸王而名扬天下,传诵古今。”

“希望这乌锋能够与那乌骓一样,能够凭你朱应之名而名扬天下,千古传诵。”傅友德带着真挚的祝福道。

朱应翻身下马,抱拳道:“末将一定向着这个目标前行。”

……

北平!

燕王府!

内殿内。

朱棣握着一封密报,脸上的神情带着一种思虑,更带着一种惊震。

“王爷。”

“你已经拿着这一封密报看了很久了,究竟是何事能够让你如此?”

“这倒是少见了。”

一旁的姚广孝握着佛珠,也是颇为讶异的看着朱棣。

“你这和尚不是能卜算吗?那何不算算本王手中的是什么密报?”

朱棣抬起头,带着几分笑意的看着姚广孝。

“如今能够让王爷如此关切,并且密报如此快传来的唯有辽东。”

“看来是辽东出了什么事,让王爷如此关切了。”姚广孝淡淡一笑。

“你这和尚聪明过头了。”

朱棣看了一眼,随后又看向了手中的密报。

“可还记得前些日子在北疆驰骋的朱应?”朱棣问道。

“自然。”

“少年英豪,能够带领数千兵卒在北疆异域杀了那么多鞑子,还斩其族长,如此能力,不得了。”姚广孝也是颇为赞叹的道。

话音下。

姚广孝也立刻想到了什么:“难道是这朱应从北疆安全归来了?”

“他可不仅仅是归来了,还得到了父皇还有大哥的封赏啊。”

“如今他北疆之功已经让他获封世袭县男,加封指挥佥事,统领万军。”朱棣颇为感慨的道。

“封爵晋位,这不是早就得到的消息吗?”

“王爷何须如此?”姚广孝不解问道。

“我北平府有多少骑兵?”朱棣则是严肃的问道。

“北平卫所,骑兵一万,步卒四万。”

“大宁也是如此。”姚广孝平静回道,但目光则是在朱棣身上。

“大哥对这朱应的看重当真是太恩重了。”

“大宁新设了一个佥事营,一个完整的骑兵佥事营。”

“这朱应当真悍将,更是骁将智将。”

“他灭了鞑子一万多骑兵,带回来万匹战马。”

“这些战马也让他统领着完整的骑兵佥事营啊!”朱棣有些感慨的道。

但神情带着几分严肃,不知是在感慨大宁卫所军制变化,还是在感慨他的大哥朱标对朱应的恩重,又或者是自己有其他几分心思。

“大宁府本就靠近辽东,原本就有两个骑兵佥事营,如今再增一个,便是三个。”

“如此兵力,如此骑兵,已然脱离了卫所军制了。”

“太子,这是要着重培养朱应,更是要着重在大宁培养军力了,只待辽东平定之后,或许未来大宁不再是卫所,而是都司了。”姚广孝思虑一刻,则是终开看透了事情的本质。

听到都司二字。

朱棣眼中也闪过一道凝重。

“你我大哥命数不长,本王信了。”

“但大哥如若一直春秋鼎盛,本王也要收起不该有的心思。”

“大哥若在,本王不会有任何机会的。”

“和尚,你应该明白本王的意思。”

朱棣转过头,一脸严肃的对着姚广孝道,这目光自然是带着一种无言的压迫。

姚广孝则是自信一笑:“命数如此,自会有印证之时。”

“当初贫僧过要送王爷一顶白帽子,那就不会食言。”

“如若未来做不到,王爷尽管拿下贫僧这一颗人头。”

听到这。

朱棣也不再多此事。

随后凝视着手中的密报:“这朱应的确是能力非常,自北疆归来后,又立新功了,以此功,足够他再至少官升一级。”

“傅友德与蓝玉分别进攻辽东的金城和开原城,苦攻半月而不破。”

“那些淮西悍将也是对朱应有些嫉妒,故而举荐了朱应领兵攻城。”

“结果,那防卫森严的金城,有着近八万大军把守的金城竟然真的被他攻破了。”

“而且,他不知用的什么战法,以骑兵破城。”

“此子,如若未来不能拉拢,必是大敌啊!”

出此话时。

朱棣的手也不由得握紧了密报。

显然。

对于朱应,朱棣是充满了好奇与忌惮。

不同于淮西。

他们虽然在军中声望极高,也的确是善于统兵,可大多已经是四十以上了,未来的时间很长,朱棣熬得过他们,而且自己父皇对淮西早就有怨,不低那一天就处置了。

可朱应不同。

他还如此年轻,未来还很长。

此番表现出的统兵之力,战力,无不令人心惊。

“朱应。”

“此子的确是令人意外。”

“自北疆展现的能力已经足可让人高看,也让他进入了应天视线。”

“此番金城再立新功,未来不可限量。”姚广孝也道。

朱棣从密报下又取出了一张纸条。

“这是朱应的生辰。”

“乃是军籍之中记载的。”

“你不是善于推算吗?”

“就用他的生辰来推算一番。”

朱棣抽出了这一张纸对着姚广孝一递。

姚广孝走上前,接过来一看。

“洪武五年,七月。”

姚广孝看到这年龄,心念默念。

随之。

又沉默的坐了回去,手中盘着佛珠,脸上带着一种郑重之色,似心底在推算。

朱棣也并不着急,平静等待着。

好半天后。

姚广孝睁开眼睛。

“从生辰八字来看,此子应该十分平庸。”姚广孝缓缓开口道。

“那你可算错了。”

“如若朱应如今还算平庸,那天下间就无出彩之人了。”

“十六岁开创如此战果,谈何平庸?”朱棣淡笑一声。

“或许吧。”

“此子要么生辰为错,要么就是逆天改命。”姚广孝缓缓道。

“朱应。”

“本王对你越来越好奇了。”

“可惜本王不能离开封地,否则真的想要一见。”

朱棣缓缓开口道,眼中也有着一种向往之色。

……

时间逐渐流逝!

大明都城,应天!

踏踏踏。

踏踏踏。

一匹快骑背后插着令旗,快马从城外向着城内疾驰。

“辽东急报。”

“闪开。”

“都闪开。”

快骑快速冲进,

镇守在城门的兵卒立刻移开拒马。

快骑迅速通过。

城中许多百姓面面相觑,但也不敢阻挡,纷纷退让到了街道两侧。

“辽东急报。”

“朝廷终于对辽东动兵了。”

“辽东原本就是我华夏的疆域,如今终于要夺回来了。”

“太好了……”

许多百姓听着急报兵高呼辽东急报,每一个都是面带期待之色。

对于他们而言。

辽东。

一直以来都是属于华夏的疆域,如今中原光复,重新归于华夏汉家,可辽东之地却是一直沦到了北元掌控,今夕大明对辽东动兵,定然是要将辽东重新归于华夏疆域了。

急报快骑一路疾驰,直入宫门,没有任何阻碍。

奉天大殿!

“启奏皇上。”

“第二批粮草辎重已经开始调集,如今已经开始运送。”户部尚书赵勉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此番户部做的不错。”

“粮草辎重未曾断绝。”

“倒是在辽东,冯胜他们让咱失望了。”

朱元璋带着对赵勉的夸赞,也带着对征伐辽东大军攻势的不满。

“臣多谢皇上夸赞。”

“此番户部能够这么快筹集粮草辎重,一切皆因皇上恩抚治理天下,吾大明也未曾有天灾人祸,故而有所收成。”

“一切都是托皇上洪福。”赵勉则是不卑不亢的道。

听到这。

朱元璋一笑:“户部,记一功。”

“臣多谢皇上。”赵勉脸上浮起喜色,当即道谢,随后退回了班列。

“启奏皇上。”

“自大宁府动兵以来,大宁府边军已经伤亡诸多。”

“如今兵部已经收到了四千余人阵亡名册,还有一千余众负伤退伍名册。”

“这些将士还需抚恤。”

“此事还需皇上定夺。”

兵部尚书唐铎站出来,大声道。

“太子。”

“抚恤之事一直都是你来办的,此番如何?”朱元璋将目光在朱标身上。

闻声。

朱标看向了唐铎,面带思虑。随后道:“对于为国尽忠的将士!孤只有一句话,恩待,恩抚,恩养。”

“为国阵亡!以吾大明所定阵亡抚恤发放,由兵部主导,户部为辅,确保抚恤发放至英烈家属手中。”

“为国负伤而残!以吾大明伤残抚恤发放,除此外,在其乡间为伤残将士谋取差事,确保归乡无忧。”

“对于这些为国尽忠英烈家,朝廷恩抚。”

“具体举措,孤会亲自拟定一封旨意。”

听到朱标所言。

唐铎与赵勉当即一拜:“臣领旨。”

“太子的话诸卿应该听到了。”

“针对为国尽忠将士的抚恤,咱只有一句话,胆敢贪墨,夷其九族。”

“各部主官当责。”朱元璋扫视朝堂一眼,冷冷喝道。

在这冷冽目光之下。

整个朝堂的大臣都是心底一凛,无不畏惧。

当今皇上的狠辣,当今皇上的厉害。

朝堂谁人不知?

天下谁人不知?

昔日不可一世的李善长。

昔日不可一世,权倾朝野的胡惟庸。

昔日不可一世的杨宪。

最终的下场是什么?

他们虽然高高在上,可最终就是被朱元璋给灭了门,夷了族。

皇权至上,权柄在握。

他夷灭九族就是九族。

这就是朱元璋!

“臣等谨遵皇上旨意。”群臣纷纷躬身对着朱元璋一拜。

看到这番态度,朱元璋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于朱元璋而言。

对于朝堂上的大臣,他表面上相信,可心底实则是不相信的。

对于贪官污吏,朱元璋完全是零容忍。

虽然大明有他定下来的制度,律法!

可财帛动人心。

朱元璋必须要给予满朝压力,这样那些贪官污吏才会收敛。

“如今距离冯胜领兵进攻辽东已经一个月了。”

“不知辽东是何情况。”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带着几分期待,同样也有着一种威压。

朱标当即站出来,一笑:“请父皇放心,宋国公一定会给父皇一个满意的交代。”

“纳哈出定无法抗衡我大明王师。”

“辽东之地也终将重归华夏。”

朱元璋点了点头。

正在这时!

“报。”

自殿外。

一个高呼声响彻。

只见急报兵快步跑入了大殿内,手中高举着急报。

“辽东急报。”

“冯胜大将军呈上。”

急报兵跪在了大殿内,大声禀告道。

“终于来了。”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一抹喜色。

“快呈上来。”

朱标当即一摆手。

此刻。

辽东急报传来。

任谁都可以想得到是好消息。

如若不是捷报,冯胜或许都不敢上禀而来。

一旁侍奉的太监总管云奇大步走入殿内,双手从急报兵手中捧起了这一战报。

转而直接呈奏到了朱元璋的御案上。

朱元璋当即打开,一看,双眼立刻睁大,涌现出了一抹惊讶之色。

继而仔细定睛看着。

似有不相信。

而朝堂之上的大臣目光全部汇聚,都是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在忐忑。

接下来是天威圣恩,还是雷霆震怒。

就看这一急报之上了。

持续了一阵后。

朱元璋将这急报仔细看了几遍,确定无误。

“哈哈哈。”

“辽东,朱应。”

“咱大明真的是得到了一个年轻的骁将啊。”

“此子不错。”

“很不错。”

朱元璋大笑着道。

“父皇。”

“朱应又怎么了?”

“难道他在辽东建功了不成?”朱标笑了笑,直接问道。

整个朝堂之上也只有他敢直接询问。

而朝堂群臣抬起头,面面相觑的看着。

朱应?

这个名字又出现在了朝堂了?

这已经是第四次了吧?

从第一次出现让朱元璋父子惊讶,记下了这一个名字,之后每一次出现都是伴随着战功,伴随着杀敌报国。

如今难道在辽东也是如此?

“不愧是咱的儿子,就是聪明。”

“没错。”

“朱应,这子很不错,又为咱大明立下大功了。”

“他为咱大明率军攻破了金城,破开了辽东屏障。”朱元璋大笑着道。

闻言!

朱标面带诧异之色:“朱应不是才刚刚自北疆归来,而且组建的可是骑兵佥事营,他如何破城?如何立此战功的?”

这一刻。

朱标也是有些想不到了。

不仅是他。

朝堂文武也是如此,一脸茫然。

破开金城,这与骑兵何干?

又与朱应何干?

……

PS:第二更五千字送上,上架首日万字送上,拜谢兄弟们支持。明天跑高速,稿子已经码好了,感谢支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