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了中文五专的数量,六专《雅俗共赏》同样也是14首,A、B面各分一半。
在A面的七首结束之后,转而来到B面,打头阵的第一首歌自然就是专辑同名歌曲、许松职业生涯的经典代表作:《雅俗共赏》。
将这首歌放在B面首位,除了是呼应专辑名、点题以外,也是承接A面最后一首《伯牙绝弦》的启下——
“他们快写一首情歌雅俗共赏,笔传神还要容易传唱
“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就像我一直在找的姑娘。
“快写一首情歌雅俗共赏,打完字谜还要接着打榜
“气韵里突然添了些孤芳自赏。”
这其中的内容,回应的便是此前五专《嘘》发布时许多乐评人、业内人士的批评——太俗。
同时,也是周易整张专辑最核心的表达:自己怎么写都会有人不满意。
这首歌明明白白的把问题摆在了明面上——那就是以他现如今在乐坛的地位,旋律复杂传唱度低会被不接地气、太过阳春白雪脱离了市场;
旋律简单传唱度高又会被鄙夷太接地气、为了追求流行而于俗套。
尤其是在经历过五专《嘘》过于流行化的批评过后。
但很显然,周易并不服气那些自己词、曲过于流行化的批评,所以才有了这首《雅俗共赏》,才有了B面接下来的歌曲。
纵观世界乐坛,无论是美欧日韩还是内娱,关于爱情的歌曲永远是最多的。
然而,由于写爱情的歌曲实在是太多了,在流行乐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单纯写爱情的歌曲已经很难再写出太多新意与内涵了。
这也是周易五专《嘘》会被批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周易用《雅俗共赏》表示了不服之后,接下来的几首B面歌曲就是他单独在这个爱情歌曲这个领域的“炫技”——
B面第二首歌:《千里之外》。
周杰纶与费玉青合作的现象级作品。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
“时间被安排,演一场意外,你悄然走开……”
歌词所描写的正是烽火大时代背景下的儿女情愫,一句“琴声何来,生死难猜”唱出战火年代的爱情多以悲剧收场,细腻的歌词描绘出对已逝爱人的感触与感伤,凸显大时代的悲歌。
中国传统调、位于华语歌曲金字塔尖序列的歌词,以中国风的视角将爱情悲歌诠释到了极致。
当初那些乐评人、公知、业内人士不是在五专时我的爱情歌俗吗?
就问你《千里之外》到底是雅还是俗?
虽然写的还是爱情这个俗套的题材。
而接下来,还是爱情。
B面第三首歌:《修炼爱情》。
林骏捷生涯最重要同时也是传唱度极高的代表作之一。
仍旧是华语乐坛乃至于世界乐坛饱受诟病的俗套爱情题材,但《修炼爱情》同样写出了新意。旋律与歌词虽然不再是中国风,但这首歌现代化的白描歌词仍旧不俗套。
“修炼爱情的心酸,学会放好以前的渴望,我们那些信仰要忘记多难。”
《千里之外》讲述的是爱情悲歌、讲得是失去,《修炼爱情》所描绘的则是在失去爱情后的痛苦、挣扎与坚持。
前者悲伤婉转,后者积极向上。
一古一今,正好衔接成一个情绪上从失去爱情到自己主动走出来的组合。
B面第四首歌:《千百度》。
许松个人职业生涯的填词巅峰作之一,后被收录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修订版中,该教材为“十二五”规划教材,具有官方权威性。
歌词化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意境,同时融入现代叙事,彰显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但同样的,这首歌写的还是爱情。
歌词的主人公视角其实是一个年轻时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却在人到中年时,才意识到自己最初所辜负的那份爱是纯真、美好的。到了这个时候,他再想回头去寻回原配已经找不到人了——
“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
这也是歌名《千百度》的寓意:众里寻她千百度,她却根本不在灯火阑珊处。
虽然依旧写的是爱情,依旧是中国风,但却与前面的《千里之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意向——
这首歌需要所讲的是浪子回头翻然悔悟、是告诫你要珍惜。
与之对应的,B面第五首歌:《可惜没如果》。
与《修炼爱情》一样,同样是林骏捷生涯最重要同时也是传唱度极高的代表作之一。
甚至于,在重要性上,《可惜没如果》还要略胜一筹,足以挤进前五。
在一些人心中这首歌甚至能挤进前三,或者直接就是他的职业生涯中现代情歌类型歌曲的最巅峰作品。
而这首歌的歌词,所描述的正是一段错过的故事——
“倘若那天,把该的话好好,该体谅的不执着
“如果那天,我不受情绪挑拨,你会怎么做
“那么多如果,可能如果我,可惜没如果。”
同样是一古一今的模式。
《千百度》是教你学会珍惜别错过;
《可惜没如果》讲述的是错过后的遗憾与后悔。
讲述的都是俗套的爱情,同样也是最夺人心神的遗憾与悲伤,但歌词与旋律上的表达却依旧做出了区别。
在《雅俗共赏》之后,两组旋律与歌词、编曲都能称得上雅的一古一今组合直接打出了爱情歌曲的四种写法。
这是周易对外界当初质疑中文五专俗的又一次回应。
于是,便来到了B面第六首歌,开始收尾:《不为谁而作的歌》。
林骏捷后期经典代表作之一,一直被调侃为是《只有我自己能唱的歌》。
这首歌的主题不再是爱情,但同样是爱——致谢这存在于人世间的爱。
虽然歌名是《不为谁而作的歌》,但实际上的歌词内容却是在致谢所有愿意在生活中对他人伸出过援手的人以及——当初周易五专遭受大量质疑时,仍旧默默站在他身旁支持他的人。
前者是这个世界人性的美好,出于人性中的善良选择支持周易;
后者是粉丝们的鼎力支持,算是前者群体的一个子集。
他们都是周易在过去五年间遭受各种质疑、舆论风暴时还能默默坚持走下去的力量——
B面第七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
送给所有正在不懈努力的人的一封鼓励信。
每当遭遇挫折、质疑时,希望这首歌能够给你、给你们带来继续坚持的动力——
包括粉丝、包括路人、也包括被质疑时的周易自己。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因为这一整张《雅俗共赏》专辑,就是周易对五专《嘘》发行后所遭遇的质疑声的回应——
A面从《火力全开》开始,每一首歌都是一首单独的题材。
回应爱国的《火力全开》;
回应皇帝的《皇帝》;
回应绯闻的《中国姑娘》。
深陷旋涡当中迷茫思考的《公路》;
给出答案的《谁的奥斯卡》;
对网络社会乱象失望的《握手》;
渴望找到知音听懂自己这张专辑表达的《伯牙绝弦》。
它们风格各异,autotune、舞曲、复古放克、流行、R&B、硬摇滚、中国风——
仅仅只是单独的一个A面,就集结了七首不同音乐风格的现代流行歌曲,主题却围绕着周易自己一脉相承未曾脱离,堪称是在音乐性上炫技;
唯独,歌词写法都很俗。
哪怕是其中内涵最高的《握手》,也由于词写的过于隐晦而一度被移动互联网时代考古的人视为黄歌,《伯牙绝弦》的中国风歌词则是没太多新意。
剩下的那就更不用了,中文歌词完全可以是与音乐性上的主题高度不相匹配的。
B面则恰恰相反——只有流行与流行摇滚。
严格意义上来讲,则是只有流行。
毕竟众所周知的是流行摇滚早就被开除摇滚籍贯了。
音乐性上的主题除了最后用来收尾的《不为谁而作的歌》与《夜空中最亮的星》全部都是在当今世界乐坛都已经被写烂了的俗套爱情,但写出来的旋律与歌词却都很唯美。
扩宽融合音乐主题高度多面性的A面被视为流行乐高度当中的雅,歌词却用俗不可耐的写法撰写;
彰显中文流行歌歌词美感的B面在词作方面足以被称作雅,但音乐主题高度却是被当代流行乐高度受众们所鄙夷的俗芭乐。
当它们摆在一起时,谁能叫俗,谁又能称雅?
亦或者——
《雅俗共赏》?
这个世界并非由二极管组成,探索华语音乐上限的音乐性歌曲需要有人做,培养音乐市场与音乐审美的流行性歌曲同样也需要有人做,两者无法脱离市场单独运行。
只有前者那乐坛就会陷入曲高和寡市场崩坏的怪圈,如A面,能传唱开来的极少;
只有后者那乐坛同样会进入同质化严重的恶性循环,似B面,情情爱爱换汤不换药的极多。
因此,针对两者无端的指责都没有必要。
这是周易给出的答案。
如果听了这张专辑的那些激进乐评人、业内人士乃至于网友、公知愿意认同他这个答案的话——
知音难觅,《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