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三十章:禅宗之秘(1 / 1)

段妈:?

未来儿媳妇一号你正常点,我害怕…

虽然不知道自己了什么让姜大魔王的气质突然变得如此邪恶,但段妈觉得姜的性格再坏应该也坏不到哪里去,于是乎放下心来。

再苦一苦淮歌,骂名我来担!毕竟这都是为了家和万事兴嘛!

……

另一边,段淮歌的飞舟穿云破障,很快来到了一座千年古刹。

由于是直接乘坐飞舟来到了真正的禅宗祖庭,而非外面游客到访的的红尘之地,因而山门洞开,迎面而来的并非香火浓烈之气,却是幽邃湿润的青苔与泥土交织的气息,似大地深藏千年的吐纳。

石阶层层叠叠,被无数虔诚的足迹磨得温润,表面覆盖着苍翠苔痕,缝隙里钻出几茎柔韧细草。

“这里就是禅宗祖庭了?”秋夕姐姐从飞舟之上跳了下来,伸了伸懒腰,刚刚在上面靠在段淮歌怀里打游戏着实有些劳累了。

段淮歌四处望了望,发现这里清幽而寂静,禅院深深,古意如墨染。墙皮剥处,露出深浅不一、斑驳如老者皱纹的土黄底色;黑瓦沉甸甸地压着檐角,瓦楞间积攒的尘埃与岁月,早已沉淀成了另一层深色釉质。

院中央,一株古银杏伸展枝桠,树冠如伞,枝干虬曲如龙,叶片在微风中翻卷,闪烁点点明暗变幻的金黄,筛下细碎光斑,于树下石井台沿。

“我们是不是要先去拜访一下方丈?”晏秋夕兴致勃勃地问道:“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参悟本座的因果道法,扬名立万了!”

“施主慎言,因果道法乃禅宗无上法门,学之受用无穷,若用于争名逐利,只怕后患无穷。”

苍老声音蓦然响起,温和如风过松针。一位老僧不知何时立于廊下,僧衣洗得泛白,目光却澄澈如井水洗过的寒星。

他手中托着粗陶茶盏,袅袅白气正从中升腾,盘旋而上,竟在澄澈空气中画出一个又一个首尾相接的圆环——生生灭灭,循环不息,仿佛具象的因果回旋。

段淮歌眼神一凝,很显然这位大师身上已经有了因果道法的一丝气息。

不过想想也是,这片江山社稷图残图留在禅宗这么长的时间,总会有一些天纵之资参悟一些精妙,然后结合自身的理解感悟,著书流传于后世禅宗弟子。

“大师此言差矣,世间因果,皆有定数,扬名立万,亦是顺应天时,莫非大师是觉得,逃避因果比顺应因果更好?”

晏秋夕转头微微一笑,开口反驳。古银杏树上飘然而下的一片叶打着旋儿,轨迹难以捉摸,最终轻轻停在她摊开的掌心。

“善哉,施主慧根深厚,我看颇具佛缘。”老僧微微笑道:“不知二位前来,可是要入我禅宗?”

“当然不是。”晏秋夕握起掌心,将掌心的那一片银杏叶捏碎:“我来是为了帮禅宗破解那千古谜题的!”

“原来是参悟因果道碑的。”老僧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二位施主请进,到这边上交灵石,我可以帮你们留一个好位置。”

段淮歌:?

“怎么你们还要收钱的?”段淮歌惊呼道:“照这么来,是不是参悟的位置还有远中近三个档次的?”

“施主果然聪慧过人,我看与我佛有缘呐。”老僧沉声道:“不错,参悟因果道碑的位置一共有四个档次,分为天地玄黄。最前面的天字参悟点不仅灵气充裕,而且还有历代先贤遗留下来的笔记心得,不定你就能从中得到感悟!”

“我看二位与我佛有缘,不如这样,老衲帮你们俩打包一起订个天字号参悟点的套餐团购,第二位半价!如何?”

“……”

这一刻,段淮歌忽然觉得原本清幽寂静的古刹似乎响起了灵石碰撞的声音,果然自古佛宗都是一样一样的…收钱的时候悲天悯人,其他的时候…

“大师,其实我认识你们禅宗的佛子无相,我还在龙虎山里救过他呢…你看能不能打个折?”段淮歌厚着脸皮道:“我是学生,没什么灵石,能不能送我?”

老僧脸色一变,刚想一句别你是学生了,就算是出生都没用,可话到嘴边却忽然止住了,因为他听见了段淮歌在龙虎山救过禅宗佛子无相…

龙虎山之变里,称得上是力挽狂澜的,好像就只有一个人?

那老僧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问道:“你、你是段淮歌?”

“你…听过我的故事?”段淮歌有些诧异,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有名。

“当然,听你把龙虎山的第五十二代天师都给噶了,是真的么?”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段淮歌很是尴尬地转过头去,道:“那个…不算是我噶的…”

“龙虎山一战,举世皆知…只可惜后来让那妖女给逃走了。”老僧叹气道:“施主当初怎么没有一劳永逸将她杀死?此子放走必定后患无穷呐。”

“那是军部的锅,和我无关。”段淮歌连忙否认道。

“哦?朝廷军部据昆仑墟里挖出了上古秘宝,此事可是真的?”老僧继续很是八卦地问道。

“……”

军部的事情也敢问这么仔细?本座现在觉得你长得有点像我的二等功。

“大师,慎言,不该问的别瞎打听。”

“抱歉,是老衲唐突了。”老僧道:“那我问点不敏感的…”

“听你身边有一位能和上古魔女太清打得不相上下的红颜知己,而且长得倾国倾城…她怎么没来?反而来的是这位?”

晏秋夕:?

暗示我没有黑化后的大姜漂亮?

很好,老登,你成功得罪了本座…等我参悟了因果道法,你就等着到我面前谢罪吧!

“大师,我们还是聊正事吧…在下此来,是为红尘问心崖。心有所惑,如鲠在喉,恳请大师指点迷津,允我登崖问心。”

一个是为了参悟因果道法,一个却是为了红尘问心,这对奇怪的组合让老僧不由地愣了愣,缓缓道:

“问心崖非路,乃心镜。照见的,未必是汝所愿见,亦或早已知晓,只是不愿认。此去,非为得‘喜’,乃为明‘真’。”

“在下明白。心乱如麻,若不直面,恐成心障,永坠迷惘。愿承其重,求一分明澈。”

“善。”老僧微微颔首,枯瘦的手指指向禅院后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的蜿蜒径,“缘起于此,路在脚下。”

“大师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去那边交钱吧,一百灵石一次。”

目送段淮歌离开,老僧驻足原地久久未动,末了身形渐渐消散,于虚空之中浮现出一张熟悉的脸庞。

太清幻化的老僧恢复本相,若有所思地望着段淮歌和晏秋夕,几日不见,这子已经结成了山河道丹…

不,那应该不止是山河道丹,他凝结而成的道丹,品阶居然还要再高一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