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二十六章 预料之中(1 / 1)

同样的辞,更加让杨思义无比的恼火。

眼中更是再也没有半点的怜悯之心。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既然这两个家伙做出这样的选择,他自然会选择尊重。

很快,第三队、第四队、第五……

结果汇报上来的内容也是大相径庭,这让杨思义很是难以置信。

一名官员、两名官员被收买,还在情理之中。

但派遣出去的官员全部被人收买,这根本就不现实。

即便自己的这些属下心智不坚,那收买这些官员们的势力,该有多么雄厚的实力?

原本坚定的信念难免有所动摇,也不敢表现出来太多的不安。

接连平复两次叛军后,杨思义心中还在想,如今的大明,必定是固若金汤。

但眼下这种情况,一旦自己猜测的是真的。

那么朝廷必然会再次陷入岌岌可危之中。

想到这里,杨思义不敢怠慢,原本面色铁青的老脸,此时竟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主动将属下汇报上来的成果接了过来。

声称自己要好好研究一下后,再做定夺。

因为记录数字的庞大,所以杨思义摆出一副需要极其安静的环境。

在属下们不解的目光中,拿着记录数字的账簿,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户部的官员们对视一眼后,不由苦笑起来。

他们很少能够看到自己的上司这般失态。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毕竟这种庞大的数字,亘古仅有。

尚书大人能够如此淡然,实在是吾辈楷模。

走出户部后,杨思义急忙偷偷向四周观望一番,确定没有人跟着自己后,这才慌忙向皇宫跑去。

他是一刻都不敢耽搁,也不敢调用户部的马车,生怕被那些下属们察觉到自己的不对劲。

身为一名文官,平日中锻炼身体的时间都十分少。

可想而知体力有多么糟糕,却也凭借一股子信念,一口气冲到了皇城外。

这让守门的将士很是诧异,不明白尚书大人这是何意?

不过看到杨思义踉踉跄跄随时都能卡倒的样子,将士急忙迎了上去。

关切的询问道:“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杨思义连连摆手道:“快……快……快带我……去见皇孙……殿下,本官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听到这样的话语后,将士自然不敢怠慢。

六部尚书,在朝中可是大佬级别的存在,能够让他们声称重要的事情,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

将士对另一名将士交代一句后,又叫来一名兄弟。

然后两人直接搀着杨思义去见皇孙殿下。

只不过如此造型,自然会吸引皇宫内其他人的关注。

但凡一路上遇到的太监也好,宫女也罢,只要看到几人,都要侧目观望一番。

奈何杨思义一门心思求见皇孙殿下,根本就没有心情理会这些人。

很快,杨思义就被送到皇孙朱雄英的面前。

望着异常狼狈的杨思义,朱雄英很是懵逼,不明白他怎么会把自己造成这个德行。

这是上人家偷鸡,让狗撵了?

还是去喝花酒,被家里的母夜叉抓包了?

最终还是疑惑道:“杨大人,你这是?”

被将士搀扶过来的一路上,杨思义也算是恢复了些许的体力。

又喘息了几口气后,这才急忙开口道:“皇孙殿下,您看看这些统计出来的数据!”

完便将怀中户部官员们记录数目的账簿呈了上去。

朱雄英不敢怠慢,接过来后,急忙开始查阅。

尚未看出眉目,便听杨思义继续道:“皇孙殿下,臣怀疑户部派遣各地统计粮食产量的官员们,皆被人收买!”

“只是臣想不明白,那些收买官员的人,究竟要做些什么?”

“指使这些家伙,谎报今年的收成,究竟有何用意,臣实在是想不明白!”

“但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挑衅朝廷的威严,所以臣恳求皇孙殿下派人彻查此事!”

听到这样的话语,在结合手中账簿上记录的数字。

朱雄英终于明白杨思义的来意了,只不过没有声张,继续查阅着账簿,同时在心底估算了一番。

不其他地方,单单是江南一带的产量,就高达百亿斤。

当杨思义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差点直接指着下属的鼻子骂娘,根本就不相信,实在是太假了。

但朱雄英看到这个数字后,并没有丝毫的不适。

反而还在心底叹息,终究是科技后,产量比自己预算中的结果,还要少上一些。

将账簿放到一旁后,微笑道:“杨大人如此匆忙赶来,本皇孙还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结果是今年的粮食丰收了,本皇孙想不明白,大人为何会这般紧张?”

纳尼?

啥玩楞?

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往年的数倍之多,您老人家是认真的吗?

如此情况,一句简单的“丰收”就过去了?

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儿戏了些?

大明开国到现在,一共加在一起的存粮恐怕也没有这么多。

生怕皇孙殿下被数字蒙蔽双眼。

杨思义急忙道:“皇孙殿下,下官认为此事必有蹊跷!望皇孙殿下派人前往调查!”

朱雄英笑着摆手道:“杨大人多虑了,今年粮食的产量,没有任何的问题,在本皇孙的预料之内,甚至可以,比本皇孙心中期望的数字,还差上不少!”

听到这样的话语,杨思义流露出一副见鬼的神情。

艰难的吞咽口口水后,试探道:“殿下,您看清楚了,上面记录的是百亿斤,不是百斤!”

给百姓们发放新粮种的事情,整个朝堂之中,仅有有数的几个大臣知道。

毕竟这等事,急需要几位官员出面。

然后交代给各地的底层官员去处理就行,没有必要弄的兴师动众。

当然,这也不能怪朱雄英不告诉他们。

而是朝中的大臣们,根本就对务农不感兴趣。

即便当时听了,也只是听个乐呵,谁都不会过多的去关注。

只见朱雄英微微点头道:“杨大人的不错,江南之地,产百亿斤粮食,实属太正常了,没什么大惊怪的!”

想到皇孙殿下以往的手段后,杨思义悬着的心,逐渐放了下来。

但杨思义的心中依旧有很多的疑惑,自己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自然很清楚农业工作都需要做些什么。

不然的话,得知如此离谱的结果后,也不会第一时间前来禀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