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太祖最终消失在轮回大磨之中。
周铁衣不会再困住祂们本来对于祂们就是最好的消息。
至于三百年的轮转,根本不算什么,就像大夏太祖自己一直坚信的那样,只要活得够久,那么永远都会有机会,他已经在转世之前布置好最后的因缘,转世之后,齐仁蝉,孟秋宇两人会因为这段因缘反过来渡他。
大夏太祖确实是从青莲寺出来的,这一点他并没有骗周铁衣,所以对于佛法的领悟,他向来也不弱于人。
周铁衣将大夏太祖送入轮回之后,转头看向了天帝,“既然三百年之后定下封神之劫,那么天帝理应身在劫中,才能够主导封神大势,还请天帝入轮回,三百年之后登极。”
此时确定了一件件关于天下众生命运的规则之后,周铁衣身上的气势越来越庞大。
他虽然和天帝同时借助一品大神的身躯复活,但是现在两者也有了明显的强弱之分。
周铁衣掌握人道与天道大势,重立天下核心的规则,而天帝仅仅只是占据着腾格里的身体,虽然本身距离圣道只有半步之遥,但此时天宫的主导权已经入了周铁衣手中,没有天宫,神道本身又不占据优势,所以天帝想要重新登极,仍然要面对劫数。
而这劫数就是封神之劫,这本来就是人神之间融合最后的争斗,自然需要天帝应劫,到时候分封诸神,天帝登极也就顺理成章。
当然这个过程中,周铁衣作为世间唯一的天尊,当独享这天下气运三百年。
天帝注视着周铁衣,“你真是寸步不让。”
周铁衣笑道,“该让的我都让了。”
天帝知道周铁衣的意思,如果此时祂不主动退让,那么周铁衣就做得出来打碎这颗星球,带着人族远走星河的决定,就像是蒸汽三道演化的未来场景一样。
这一点周铁衣不可能退让,就像当初大夏太祖想要他牺牲,换取自己登极和人族大兴一样,当初周铁衣没有向大夏太祖退让,今日也不会向天帝退让,他已经准备好了退路,所以该退让的是没有退路的人。
天帝此时手持着天劫斧,但随着新的规则重新确定,这一段劫数已经到了尾声,天劫斧接连劈碎了两件绝世神兵,力量也已经用尽。
毫无胜算。
天帝轻而易举就评估出自己和周铁衣此时的实力对比,与其不体面地被周铁衣打云端,还不如自己坦然走下去。
而周铁衣给出的条件天帝也确实能够接受,仅仅只是三百年的轮转,大夏太祖都能够接受的条件,祂自然也能够接受。
天帝不再多言,自身散作一道道元始祖炁,在山河万方之中,这是天下众生的机缘,也是祂三百年后回归的依凭。
没有了最后的干扰,半虚半实的圣道之桥在周铁衣脚下凝聚,他踏着桥,在众生的注视之下,一步步走入大罗殿中。
当他进入了这象征着规则本源的大罗殿里,一股柔和的力量从大殿之中向外吹拂,分开了正在战斗的众生。
这股柔和的力量虽然如同春风一样看似无害,但是被分开的人神都没有妄图再反抗,因为这本身就是天意。
天宫和天宫不再有隔阂,两者重新融为一体,本源增强,一朵巨大的莲花在星球之上盛开,莲花的花瓣轻轻触碰宇宙空间,产生了涟漪一样的变化。
首先星球本身不再完全遵循物理世界的规律,围绕着恒星转动,其本身更高的维度让恒星开始围绕这颗星球旋转。
无论从任何方向看去,星球本身都是中心。
宇宙的任何星球,只要没有完全升维,那么大夏所在的星球都能够以一种更高维的姿态俯视群星,这不仅让这颗星球的本源会不断增强,同时也会逐渐改造星球自身的山河规则。
以后这颗星球将越来越坚固,一品都很难再大范围地改变山河构造,普通人也能够在这个充满修行者的世界中活得更加安稳,当然这种变化会持续千万年之久,直到这颗星球成为这片宇宙之中一个奇特的原点。
而星球本身也不再浑圆,而是化为了天圆地方的形状,从天宫大罗殿往下,是一层层天宇,共分为三十三层,这是整个星球的‘上’。
星球之中则是人世的山河大地,这山河大地会随着星球本源的增强,不断吸引天外的物质扩张,同时诸如佛教的二十四重天,各处大神神国,都隐于天地之间,形成福地。
星球之下,则是介于半虚半实之间的无垠幽冥,虚幻的冥月伴随着众生梦境夜升日,永不停歇。
周铁衣迈步进入大罗殿中,孟秋宇先是下意识喊道,“夫子?”
然后当他注意到周铁衣仍然在众生之间不断变化的法相,然后诚惶诚恐地上前,“拜见天尊。”
周铁衣笑着看向孟秋宇,此时祂身上的神性光辉大涨,让祂一直处在天尊法相之中,面容不断在众生之间变化。
“夫子就是天尊,天尊也是夫子,这对我来并没有什么不同。”
他话音下的瞬间,他的法相面容不再更迭,而是最终具现在周铁衣的模样之上。
“你去外面,打响这铁鞭,唤他们进来,我有事吩咐。”
周铁衣伸出手掌,碰在半空中的传国玉玺之上,下一刻,传国玉玺化作一杆铁鞭,分为四十八节宝塔形状,上有两龙章纹路,“打神。”
孟秋宇接过铁鞭,走到大罗殿外,他用力摇鞭一甩,一声清脆的鞭响传遍寰宇。
天地各方的神祇,都感觉自己就像是被人用鞭子轻轻敲打了一下,而一品们身前则纷纷出现一座虚幻的桥梁。
人族这边自然喜笑颜开,兴高采烈地踏上桥梁,众神这边即使再有不愿,此刻也不敢违背天尊号召。
一道道流光入大罗殿中,此时殿内包罗万象,日月升腾,群星璀璨,宇宙无垠,天地无限,在这里就能够看见世间万物,而万物之中,则有一座云台高升,台上坐着一青年道人,他身穿星河衣,头戴阴阳冠,脚踏登天靴,身后有一树,树干支撑天穹三十三方,身边盘旋一绯红色鱼,鱼尾荡开,就是过去种种之事。
众生上前,稽首道,“拜见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