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之外,混沌气流如墨,裹挟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龙宇立于鸿蒙盘所化的莲台之上,指尖流转的源力如琉璃般剔透,却在触及虚空时,漾开一圈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涟漪。不远处,一道黑袍身影正以魔元撕裂混沌,将初生的法则碎片碾碎成齑粉——那是罗侯,手持弑神枪,周身缠绕的魔气仿佛能吞噬一切光亮。
“道尊既言‘逆道’,为何偏要阻我破这天道枷锁?”罗侯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弑神枪尖挑起一缕刚被他绞杀的先天神魔残魂,“你我皆逆天道,何异之有?”
龙宇垂眸,看着罗侯脚下因魔气侵蚀而不断崩解的混沌土壤,缓缓开口:“你我之别,如焚林与造林。”
一、力量本源:掠夺的毁灭 vs 本源的重塑
罗侯的魔道,源于对现有法则的极致否定。他以“毁灭”为根基,修炼的《太初魔经》需不断吞噬先天灵气、法则碎片乃至生灵真灵,方能壮大魔元。弑神枪每一次挥动,都在撕裂混沌的平衡,将有序的能量转化为无序的破坏性能量。就像他此刻正在做的——为了炼制一件魔道至宝,竟将一片刚诞生灵智的星云绞成尘埃,星云中亿万初生的光点(未来的星辰之灵)在魔气中哀嚎湮灭。
“天道束缚万物,唯有彻底打碎,方能自由。”罗侯狂笑,魔焰冲天,“这些法则、这些灵智,本就是天道用来囚禁众生的枷锁,毁之何惜?”
而龙宇的逆道,源于“源”的本质——无中生有,有复归无。他的逆道之力,并非破坏现有法则,而是追溯法则的本源,将僵化、失衡的规则拆解后,以源力重新编织。不久前,他曾遇过一处因阴阳法则失衡而濒临崩塌的千世界,并未直接抹去失衡的法则,而是以源初珠引动世界本源,重塑了阴阳循环的节点,让将死的世界重焕生机。
“你以掠夺为食,”龙宇指尖凝出一枚源初符文,符文地,竟让罗侯刚才破坏的混沌土壤上生出一株嫩芽,“我以重塑为基。你毁灭的是‘有’,我逆的是‘僵’。”
二、逆道之途:打破后的虚无 vs 打破后的新生
罗侯的目标,是彻底摧毁天道秩序。他认为天道本就不该存在,万物应在绝对的混乱中弱肉强食,这才是“真自由”。为此,他不惜挑起龙凤劫、巫妖劫,甚至暗中培育魔物,只为让洪荒世界彻底陷入战火,待到天道因秩序崩坏而虚弱时,便以弑神枪刺穿天道核心。
“鸿钧欲合道,将众生化为天道傀儡,你难道甘心?”罗侯眼神狂热,“唯有让一切归零,方能重寻真我!”
龙宇却摇了摇头。他见过太多因罗侯魔道而毁灭的世界:有的被魔气侵蚀成只余杀戮的死域,有的法则崩解后永远停留在混沌状态,再也无法孕育生灵。这些“归零”,并非新生的起点,而是永恒的虚无。
“逆道,逆的是天道的僵化,而非天道本身。”龙宇抬手,鸿蒙轮回盘浮现,盘中映出未来的一角——巫妖劫后,后土化轮回,玄冥残魂入三生石,看似悲剧,却为洪荒补上了生死循环的缺口。“就像四季轮转,若寒冬过长,需以春风逆之,而非毁去四季。”
他的逆道,是为了修正天道的“无情”。当日鸿钧在紫霄宫定下“弱肉强食”为洪荒铁律时,龙宇曾以逆道珠暂时屏蔽天道感应,救下了一群即将被妖族当做“祭品”的人族先民,并非否定弱肉强食的法则,而是不愿法则沦为强者肆意屠戮的工具。
三、对“道”的态度:否定一切 vs 超越束缚
罗侯的魔道,本质是对“道”的全盘否定。在他眼中,大道、天道皆是枷锁,连“源”也不过是更强的束缚。他曾直言:“若有一日我证得魔道至尊,必毁去这鸿蒙,让一切归于绝对的虚无。”
而龙宇的逆道,是对“道”的超越。他承认天道在洪荒初期的必要性——若无天道维系基本秩序,混沌碎片早已将洪荒撕碎。但他更清楚,天道若僵化(如鸿钧合道后,为求稳定而压制一切变数),便会成为扼杀生机的牢笼。他的逆道,是在不摧毁根基的前提下,为天道注入“变数”,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或许会短暂打破平静,却能让湖水避免成为一潭死水。
“你看那株嫩芽。”龙宇指向刚才生出的嫩芽,此刻已长成一株树,树上结着一枚蕴含平衡法则的果实,“它逆的是‘混沌不生草木’的常理,却未毁去混沌的本质。”
罗侯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弑神枪直刺而来:“满口虚妄!今日便让你看看,唯有毁灭,才是终极的逆道!”
龙宇不闪不避,道剑出鞘,剑光并非斩向罗侯,而是绕着树一周,布下一道源力结界。弑神枪的魔焰撞在结界上,发出滋滋的腐蚀声,却始终无法侵入。结界内,树依旧在混沌中安然生长。
“这,便是区别。”龙宇收剑,“你走的是‘魔道’,以破坏为终;我行的是‘逆道’,以重塑为始。”
远处,紫霄宫的钟声响起,鸿钧的声音传遍混沌:“罗侯,入我紫霄宫听道,可赦你今日之过。”
罗侯冷笑,弑神枪拄地:“鸿钧的道,不过是另一种枷锁!”他深深看了龙宇一眼,“道尊,终有一日,你会明白,你我殊途同归。”
罢,黑袍裹挟着魔气,消失在混沌深处。
龙宇望着他离去的方向,指尖的源力渐渐消散。他知道,罗侯永远不会明白——破坏容易,重塑难。毁灭后的虚无,永远孕育不出新的生机。而他的逆道,终将在打破僵化的天道后,为洪荒、为万物,寻一条更接近“源”的生路。
莲台上的树,已结出第二枚果实。果实中,隐约可见一个阴阳平衡的世界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