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九章 煎药祈福(1 / 1)

“哎呀这是什么味啊!”

随着坤宁宫内的醋被煮沸,阖宫上下都是酸味。

不知情的太监宫女们急得团团转,不知哪里出来的这怪味。

待到寻到根源,见是娘娘寝宫,自也不敢再多言。

对于用醋熏杀菌,这只是白辰的初步的手段。

随即又要了太医们为马皇后开的方子来看。

果不其然,方子上的确是按照一般伤寒感冒治疗。

他们并不知道还有病毒性感冒这一法。

当即写了一张方子。

这张方子可是后世的温病条辨当中记录的。

银翘散,此成药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桔梗、淡竹叶、牛蒡子、玄参、犀牛角、黄芩等。

功效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的便是风热感冒,证见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

而这些症状马皇后都有。

尤其其中黄芩一味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

太医院的太医拿到方子老老实实的按照上面的药物一一对抓。

他们也知道,若是马皇后一直这样下去,终有一日他们的脑袋绝对留不住。

希望这张方子当真有效。

药材抓好后,白辰亲自去煎好端给马皇后,由宁国公主给马皇后慢慢喂下。

两刻钟,就在白辰去后面继续煎煮药汤之时,有太监急匆匆跑来满脸喜色。

“白大人,您可真是神了,娘娘这些时日服用那些庸医们的药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就在刚刚,娘娘发汗后便症状缓解许多,现在着要外出透透风呢。”

“陛下让我请你到前面去呢。”

闻言白辰心中也松了一口气点点头,“多谢这位公公告知,我马上就去。”

罢将手里活计放下,快步朝着寝宫里去。

等到白辰到,马皇后已经下地了。

此时的马皇后整个人再也没有那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这些时日窝在病床上可简直是煎熬。

此时加上这阖宫醋味,不由生了出去透气的念头。

见到白辰,宁国公主脸上满是笑意,“白辰,想不到你竟然真的懂医术,真的谢谢你。”

“公主殿下言重,微臣也是尽了自己为人臣子的本分,皇后娘娘洪福齐天,病魔并不能奈何娘娘圣体。”

“白辰的对,咱的妹子的确洪福齐天”

“但白辰啊,咱的公主也的不错,的确亏了你的方子,咱会记下你的功劳的。”朱元璋喜滋滋看着马皇后道。

马皇后温和一笑,“陛下,该赏赐便不能吝啬了,白辰这次的确立了大功啊。”

“是是是,妹子的对,咱老朱绝不会吝啬,便赏赐白辰百金以及绸缎两匹。”

完看向白辰,眼神询问着,子如何?

白辰心中腹诽,抠门的老朱,但面上还是满带笑意,“多谢陛下赏赐,多谢皇后娘娘赏识。”

这时宁国公主开口,“白辰你谢了我父黄和母后却没有谢本殿下哦。”

随即笑的倾国倾城。

“对,也谢谢公主殿下的信任。”

“这还差不多。”

宁国公主满意的都囊一句。

众人很快出了坤宁宫来到无梁殿前月台上铜人亭,铜人亭内设铜人,手持笏板以警示皇帝诚心斋戒,故也称为斋戒铜人亭。

此时的老朱便是想着为马皇后祈福。

就在老朱诚心祷告时,朱标急急赶来,他听了马皇后病情好转后,从詹事府请了假看望自己的母后。

接下来便场面和谐一片,老朱带头祈福,皇家安详一片。

唯有白辰一个外人。

马皇后似是想到什么,看向白辰,“难为你这孩子这么为我们着想。”

“放心吧,本宫看好你和宁国公主的事情,待到时机成熟,本宫亲自为你们主持。”

“咳咳,母后。”

宁国公主害羞的娇嗔道。

朱元璋和朱标闻言没什么,随即一行人祈福完毕。

坤宁宫的醋味却还没消散。

朱元璋命令开了所有门窗通风,半个时辰后才没了那酸味。

白辰又叮嘱了许多的注意事项后便告辞回到自己的通政使司。

他现在的身份依旧是通政使司左参议。

依旧帮着处理政务。

目前海军的架子还没搭建起来,暂时也用不着他两头跑。

便捧着各地的奏疏细细查看起来。

右参议以及其他同僚得知他回来要拉他去吃接风宴席,他拒绝了,毕竟回到老朱的眼皮子底下还是得收敛一些。

这一日一份特殊的奏疏引起了白辰的关注,其中是一位名叫王举的监生,他举报国子监司业庆朝阳贪污腐败。

贪污腐败对于老朱而言死不足惜。

这种事老朱一定感兴趣。

白辰当即将这份折子勾了红由太监送到谨身殿去了。

再回这王举,本是家境丰厚的地主家儿子,由其父亲为其捐了一个监生,但来到国子监处处受挫。

似他这般人根本让那些清流子弟们看不起。

更何况他还得罪了司业庆朝阳。

庆朝阳得知这王举,家中钱粮优渥,便让其再捐一倍。

实际上这多出来的一倍便被庆朝阳吃了回扣。

国子监上下都知道,但对于这种地主家的傻儿子根本不在乎。

毕竟他们本来就是人傻钱多,更何况他们的钱是臭的,本就该捐出来。

但王举此人可是有一个外姓堂哥,此人便是邱龙王。

两家本无关系,但很多年前偶然连了宗。

这次邱龙王来到京城便联系了这远方的本家亲戚。

想着日后也有个照应。

这段日子邱龙王一直盘踞在玄武湖练兵,但却苦于船只不够,海兵的构成还遥遥无期呢。

白辰给他画的世界地图无时无刻不挠着他的心肝痒痒。

随即便得知了王举受到这种不公正对待的事,当即撺掇王举往上写起了折子。

折子一上,效果也是有的,由白辰递给朱元璋,朱元璋看了后果然大怒。

国子监新立,便有贪污腐败之事发生,成何体统。

当即带领二虎和一众禁卫来到国子监。

国子监对于朱元璋即将来到视察早早便得了消息,但是对那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往上递折子的事并不知情。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傻瓜蛋被讹诈就被讹诈了又能怎样,再读书人的事情能叫讹诈嘛,分明就是国子监募捐。

此时的国子监上下都动了起来,将国子监里里外外打扫的一尘不染,司业庆朝阳和监丞刘侬率领国子监所有人等待着朱元璋的驾临。

却不知即将要大祸临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