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京,作为大乾的京城,平日里会实施严格的宵禁,一更过后,城内百姓不得随意出行。
不过,每逢佳节,朝廷就会特许解禁,允许百姓们赏灯夜游,共享节日之乐。
中秋佳节,自然也不例外。
从好几天前开始,乾京城内就已经开始布置起来了。
几天布置下来,使得中秋当天的乾京,饶是太阳还未彻底山,天还未彻底黑下去,街道之上,就已经张灯结彩了。
在太阳即将山的那一刻,穿着便装的曹魏,便带着李让以及两个内廷侍卫,悄然离开了东宫。
虽然因为这八年来,老皇帝不理朝政,太子秦承乾又深陷无嗣风波的缘故,导致老皇帝的九个皇子起了异心,背地里结党营私,明争暗斗,搞得大乾国本受损不少,整个大乾乌烟瘴气的。
但大乾毕竟是大乾上国,底蕴颇厚,乾京又作为大乾的京城,无数的权贵与富豪云集,所以饶是大乾很多州郡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并影响不到乾京!
街道之上,人来人往,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越是靠近洛水河畔,气氛就越是热闹!
车水马龙,灯火通明。
此时此刻,洛水河上,已经有不少张灯结彩的画舫起航了。
当然了,仍有很多的画舫尚未起航,静静地停靠在岸边,等候着宾客登船。
曹魏坐在马车内,透过车窗的纱帘,静静地打量着外面的景象,听着喧嚣的人声与车马声,整个人显得格外的激动与兴奋,袖中的拳头甚至都因为情绪过于亢奋而握紧了!
这其实很正常。
因为,他已经被关在东宫当中七年了。
这七年来,他从未离开过东宫一步。
被是东宫了。
前六年,他甚至连那座位于东宫犄角旮旯里面的偏殿,都没有怎么离开过。
好在,他足够隐忍,足够听话。
六年来如一日,没有犯一丁点错误,让秦承乾这个真太子彻底放松了警惕。
否则!
他哪有机会获得跟秦承乾独处的机会啊?
没有跟秦承乾独处的机会,他哪会有今天?
不多时,马车便抵达了洛水河畔一处宽阔的码头。
这处码头之上,停靠着九艘巨大的画舫。
这九艘画舫此刻正联排停靠,相互之间都搭起了跳板,使得画舫上的宾客们,可以自由地在九艘画舫之间穿梭。
这九艘画舫中,三艘为三层的大画舫,雕梁画栋,华丽异常,另外六艘稍一些,但也是二层画舫,相比较于那三艘三层画舫确实了不少,但放眼洛水河畔以及河上那数百艘画舫而言,足以排在前列了!
这六艘二层画舫,夹杂于三艘大画舫之间,形成一种错有致的布局。
听香阁、绮云楼以及醉月堂这三家乾京城内最顶级的青楼联手举办的中秋诗会,便是在由这九艘画舫组成的画舫群之上举行的。
曹魏并未打算隐藏自己的身份。
毕竟他此次出宫的目的,是为了借这场盛大的中秋诗会,打破乾京城内关于自己“不能行”的流言蜚语。
不过,他也没有主动宣扬身份,乘坐的马车也不是太子专属的那一架,穿着也是寻常的便服。
没必要搞那么大阵仗。
毕竟等他在诗会上大出风头后,自然而然就能传遍整个乾京了!
“吁!”
马车,缓缓在码头停下。
此时此刻,码头之上,已经停靠不少的马车了。
一个个衣着华丽的权贵或富豪,从马车上下来,随后带着家奴或者仆人,朝登船口走去。
登船口处设有查验身份的关卡,仆人们无资格登上三艘主画舫,只能在六艘画舫的下层或舫尾等候,而主人们则可在九艘画舫间自由通行。
曹魏从马车上下来后,便带着李让和那两个内廷侍卫,不疾不徐地来到了登船口。
他穿的虽然是便装,但这套便装的工艺并不简单,材料也是顶级的。
加上曹魏那不凡,从容且威严的气质!
一看,来头就不。
一名管事打扮的中年男人看到曹魏一行人后,第一时间就迎了上来。
没等他靠近。
那两个同样穿着便装的内廷侍卫,便同时跨出了一步,一左一右,将中年男人拦在曹魏两步之外。
中年男人见状,看向曹魏的目光愈发的恭敬了:“公子可是受邀贵客?或者,公子可有身份凭证?敢问高姓大名?”
话音刚。
紧跟在曹魏身后半步的李让便上前一步,来到了那中年男人面前,随后亮出了代表东宫的玉符。
中年男人低头,定睛一看,瞳孔顿时一缩,脸色陡然大变。
虽然东宫这些年来一年不如一年,但太子总就是太子,终究是皇室中人。
所以在这些管事人眼中,威严依旧不容觑。
下一息!
这中年男人就已经准备朝曹魏行大礼了。
不过没等他张嘴,曹魏却突然抬手一挥,淡淡道:“不必声张,带路即可。”
“是,是,这位……公子,这边请。”
中年男子连忙将想要的话咽了回去,快速点了点头后,便朝不远处的副手使了个眼色,随后,便亲自带着曹魏和李让二人,登上了最中央的那艘三层大画舫。
而那两个内廷侍卫,则是在另外一个厮的带领下,登上了隔那艘二层画舫。
画舫之上,灯火辉煌,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空气中,淡淡的酒味,脂粉气以及檀香交织在一起,令人闻之,脑中会不由产生一股靡靡之感。
曹魏在那中年男人的带领下,穿过甲板,步入主舫,船上早有女伎迎候,低头行礼。
曹魏并没有在二层的大厅内停留,而是一路来到一间位于画舫二层的一个雅间内。
雅间内,布置得极为精美,窗外便是洛水河景,夜色与灯火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将曹魏和李让两人安顿好后,中年男人这才恭敬告退。
从雅间内出来后,中年男人便马不停蹄地赶赴另一个雅间前。
深吸一口气后,扣响了房门。
“咚咚咚——”
“进来。”
阁内传来一道低沉而威严的声音。
中年男人推门而入。
雅间内,酒香浓郁,一名约莫四五十岁,满脸贵气的男人,端坐其中。
此刻他的手中正握着一只酒杯,眯着眼,满面红光,满脸的享受。
“好酒,真是好酒啊,就是这酒名,有点儿过于庸俗了,白银酒……啧啧……”
贵气男人喃喃自语间,那中年男人已然一步步来到了他面前,低声唤道:“王爷。”
大乾纪王秦建成缓缓回神,瞥了中年男人一眼后,开口问道:“朱三啊,出何事了?”
朱三躬身道:“启禀王爷,船上来了一位贵客。”
秦建成闻言,当即挑了挑眉。
对于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朱三,他还是很了解的。
这些年来,帮自己操办听香阁这家青楼,可谓是见多识广,见过无数勋贵高官。
能够被他称之为贵客,而且还放下了手头工作急匆匆跑过来专门向自己禀报的所谓贵客,来头,绝对很大。
“哦?贵客?何人?”秦建成顿时来了兴趣。
朱三压低声音,心翼翼道:“是东宫那位。”
闻言,秦建成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顿时就浮现出了一抹浓浓的玩味之色,接着便自言自语了起来:“眼下这乾京城内,关于我那侄儿的传言都已满天飞了,若是再这样下去,他那太子之位都快不保了,竟还有闲情逸致来参加着中秋诗会?有趣,真是有趣!”
他着,顿了顿,端起酒杯又轻抿了一口其中的白银酒后,这才意味深长地继续道:“诗会照常进行,不过可以让船上的姑娘们多加留意。若有机会,不妨试探一二,看看我这侄儿,到底……能不能行!”
朱三连忙点头:“是,王爷,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