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夏还西环国的自动化研究机构,现在又有了很大突破,已经比他们的师父安达安大陆强了一截,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是以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必须派学生去国外。
马佳把这事给阿福听,阿福笑着:“陛下,我的学生刘湘和韩金来,前年在去了西环国不久,就见过几个咱们学府出去的穷学生,我记得有一个名叫邱艺的,志向远大。”
“是邱艺带着四个男女学生去了南詹国的,后来去了西环国。”
“他们五个人到了西环国混得也不好,别进工厂,连衣食都不能周全,由于他们在学府学的西语不扎实,口语不标准让人警觉,自称南詹国人也融入不了西环国人里面。后来又是外岛的,同样不被他们接受……”
“还是刘湘韩金来两人,是碰巧遇到了他们里的邱艺同学,看到他们挺难的,不但资助了他们金币,还给他们指明了接下来的道路。”
“他们学的是什么专业?”
“是刘湘韩金来两人,劝导他们去学西环国的自动化专业的,到现在已经两年了吧,估计有成绩了……”
“嗯,我还为了这事担心呢,还想外派学生学习自动化呢,哪知道已经有学生在西环国学习了。”
陛下,学府出身的学生,都是有担当的,即使是自己没有胆量出海闯荡,有了志同道合的同伴就不怕了。
“这就好,这些穷学生去了外国生活很难,还得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太难了,下次有学生出去,学习目标还明确的话,就让学府给五十金币的皇家助学资助款,让他们在陌生的国度安心学习,不担心明天的饭碗。”
“你还应该教导你的学生,必须把西语学得扎实了,以后才能出国不被人家怀疑。”
“是的陛下,过去咱们的西语人才不多,前几个月格萨也加入进来了。”
“可格萨太忙,不能经常的教学。现在,西族已经扎根咱们的京城了,他们的孩子西语是母语,很纯正,年龄合适的可以进入学府插班学习。那样,西语人才就多不胜数了。”
“哈哈,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一节,我只是想到他们来到了咱们的国家,因为他们还要去西环国寻根,两国民间有了交流,就有促成两国建交的可能,哪里想到还有这好处……”
“陛下,不但你没有想到,他们要求入学之前我也才想到。”
是的,他们西族人入住大德国一个月,就把生活理顺了,喜欢种地的,就在皇家分配给的沼泽地里面种植海水稻。种植海水稻有农部的人指导,也有邻居地块可以参考。
这里属于大德国靠北方,又是高浓度盐碱地,最大的好处是,水里绝少有蚂蝗。
喜欢打鱼的,也买了带座机的铁船,船屁股后面一冒烟,就能到了团江捕鱼。有的在城里开了鱼档,专门卖西族人自己捕捞的鱼。
他们自有一套捕鱼的方法,就是下趟子钩,上百个鱼钩提前栓好了在一条线上,挨个的把泥鳅钩在鱼钩上,只是钩泥鳅的脊梁背,因为勾不到泥鳅的脊骨,泥鳅就接着活很长时间。
泥鳅也是自己在稻田地里捉来的,比人的中指略长,大鱼鱼都能吃得下。
这种活的泥鳅,是河豚鱼的最爱,其余肉食性的鱼类也喜欢吃,但不如河豚鱼咬钩凶猛,往往钩到十条鱼,有五条就是河豚鱼,其余是各种杂鱼。
河豚鱼有毒,还以美味出名,能抓到价格最贵的河豚鱼,是其他渔民叹服的。
河豚鱼多了,京城人有了口福,女皇也就能天天吃得上了,可她吃的越来越顺口,总是吃不腻。有时候皇宫开宴席,她也是最推崇这道菜。
有的西族人在码头开了客栈,有的成了掮客,可以带领西语的,不熟悉大德国情况的外国客商购物,上货。
他们的女人心灵手巧,会纺毛线织毛衣,会钩各种坐垫,充填了碎布的娃娃和动物。
那些毛衣的毛线,此前在南羌国毛线都是自己纺的,但那是在南羌国没有颜料,想找颜料就得寻找野生的植物矿物制作,毛衣穿的时间长了容易掉色。
她们看大德国有现成的染料,就把毛线染成了几种鲜艳的颜色,用彩色毛线织的毛衣,颜色好看样式新颖,和海外手工织的毛衣比还要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海外商人倒腾来的。
毛衣就在附近商铺售卖,很受大德国人喜爱。
后来,这些毛衣被外国商人看上了,又倒腾去了南詹国。
现在,各种羊毛的兔毛的毛线应有尽有,还有许多种颜色,都是南詹国卖过来的。想织毛衣或者做玩具卖钱,可以一展身手了。只需要改良创新一下原来的样式,就能够畅销了。
大约二十个西族孩子进了学府,这些孩子们和大德国孩子融为一体,在一起学习交流。
大德国孩子平常和他们谈话就用西语,西族孩子就用汉羌大陆语言。这个是最独特的,即使是在学府什么也学不好,什么科目都不及格,以后混社会能外语就是一项特殊技能了。
马佳告诉阿福:“我们已经外派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去学习西环国南詹国的先进技术,可我们因为长相的问题是一大缺陷,很难进入他们国家的政府机关。”
“陛下,你是咱们派出这样长相的,用各种手段让他们进入他们国家政界?”
“是的,他们有长相的优势,又忠君爱国的,挑一些年龄大一些的培养,我们不但要把他们派出去从基层开始从政,还要派扶植机构,供应他们金银,替他们一路打通关节不断晋升。”
“好的陛下,我这就当成头等大事去办,放开年龄限制,二十二三岁也可以。”
“重要的是,他们必须爱国,不爱国就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有些西族年轻人,是从心底里羡慕那些弟弟妹妹的,他们十几岁的好年纪,进入学府学习是有年龄优势的,皇家还管吃住,伙食还特别好,还有补贴,还有免费的衣服鞋帽。
可他们就不行了,超龄了,学府进不去了。
忽然,有范格可拿着户籍册子找来了,按照房屋分配的底账寻找到了他们,询问他们能不能进入学府学习?学成了以后,可以是外交人员,可以常住西环国的,有不低于八品的俸禄。
他们踊跃报名,阿福看好了十个人,纳入了学府学习。
这些,最重要的是爱国教育,然后是学习各种技能,数理化,还有收发报机操作。
……………………
女皇经常关注西族人的动向,这天杰西卡安斯玉和她:“陛下,我们族长老爹想去一趟西环国,因为好几代人没有回去了,他想寻访祖地……”
“好呀,人都有祖籍意识,他能回去寻根也不错,百年以后可以魂归故里。”
“陛下,我以为你听了这事会生气呢,原来你不管啊?”
“人都有自由,只要不破坏社会稳定,不对国家安全有威胁,我就没有必要管这些。你们的族人祖上是西环国人,现在是大德国人,族长又没有接触国家机密,我就不用管他。”
“哈哈,陛下,我算是接触了国家机密了吗?”
“不算,你虽然也经常进出后宫,可也没有接触到机密,我对你也没有防备的必要。”
“好的陛下,既然你这样,我就想陪同西普安老爹回西环国了,我可以一路上照顾他,我自己也可以去西环国开眼界,看看大海那一面的景色。”
“好啊,你什么时候去,我送给你一台收音机带上,旅途可是很乏味的,有了收音机很好……”
秦夏采访了半个月,也探家了,家里预备给他娶的媳妇被他拒绝了,因为他在西环国已经有了个女朋友,也是同一报社的记者,这次是和他一起回来的。
那个家里的媳妇他也是知道的,是上次他回了之后家里给他介绍的,但他此前没有任何关系,并没有接触过,秦夏只知道她的乳名叫旭,家里人很推崇旭。
给他介绍对象,因为是秦夏年龄越来越大了,不可能在海外找个姑娘结婚。
给他介绍一个,就算是占住了,以后回来就会成为一对的。老年人盼着他活的幸福,就私下给他定下了。
家里老人好显摆,对对方就秦夏是官员了,现在是在国外学习,不久就会回来。
但他带回了的女朋友不知道这些,也不知道秦夏是大德国人,秦夏为了不暴露大德国人的身份,她也没有带她回秦夏的家。。
好不容易才回来一趟,秦夏也推脱有采访预约,就独自抓时机回家了。
他回家就知道了家里给他找了未婚妻,当然是不同意的,就一口拒绝了,他父母只能是退婚。
但家里预备给他娶的旭姑娘一家人不干了,因为旭姑娘和他有了这层关系,人家姑娘就耽误了嫁人。退婚这事儿,这家人不干还捅到了官府,你不娶人家还不行了。
后来,连倩也知道了这件事。
倩因为这事来找女皇,她:“陛下,那家人看秦夏有了官职了,还有当大官的自家人(秦季)以后秦夏会有大出息的。”
“那家人就不想放过这个金龟婿了,想退亲她家不同意,她家里人还知道李承焕的事情,秦夏可以比照李承焕有两个妻子的,在海外就是洋姑娘陪伴,如果回来了大德国,就回归她俩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