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所知,燕赤霞曾经也在朝廷当过官,只不过因为厌恶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加上奸臣当道,所以才离开官场。
“没想到前辈对我如此了解,不错,一百多年前,我也参加过科举,还是进士出身。
只是因为我出身不高,所以并未得到重用,也只当过县尉和判官。
后来更是被小人所害,虽然我解决了麻烦,但也对官场失望了,后来干脆辞官归隐。
再后来,我拜了一名剑客为师学习剑道,花了20年的时间将剑术练至巅峰,最终以武入道,感应到了灵气。
再后来我便四处寻仙访道,佛道两家都拜了师父。
这些年我四处游历,想要不断突破,只可惜我天资不算高,也无背景和资源,只能止步于此。
几十年前我听说郭北县有树妖作祟,前来查看,发现这树妖果然在吃人害人,而且有突破的征兆。
我怕这树妖姥姥突破后,为祸一方,让此地百姓遭殃,所以便驻扎下来阻止它。
只可惜我不是那树妖的对手,只能凭借轩辕剑让其忌惮,不敢随意杀人,因此一直在兰若寺隐居。
多亏了前辈,否则我有生之年都无法解决这只树妖了。”
顿了顿,燕赤霞又接着说道。
“前辈要问我对这朝廷如何看待,我只能说没救了。
如今的朝廷奸臣当道,只顾享乐,导致国运衰落,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即便有忠臣良臣想要改变,也会被诬陷攻讦。
所以我对这朝廷没有任何好感,即便身怀绝技也不想去帮他们,不想同流合污。
倒不如让他们衰落下去,等国运彻底耗空,百姓揭竿而起,再造乾坤即可。”
听到李昊天发问,燕赤霞也有些意外。
不过他还是顺着李昊天的话回答了起来,眼中尽是追忆之色。
燕赤霞年龄其实也不小了,至少有150岁以上。
他出生的时候,当今朝廷才建立还不到百年的时间,国运还算鼎盛。
但那个时候朝廷便问题多多,武将勋贵一战颓丧,文官集团做大,肆意四处兼并土地,党争激烈。
燕赤霞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自然首当其冲,受到了无妄之灾,所以他被排挤了出去。
好在燕赤霞早早地离开了官场,要不然恐怕下场不会好。
到后来燕赤霞就四处游历了,没有接触官场的事。
只是这100年来,肉眼可见的,天下的百姓是过得越来越苦了。
朝廷越来越腐败,甚至不少地方都出现起义军,但都被朝廷压了下去。
燕赤霞虽然修行剑道,实力不弱,但想要改变也有心无力。
毕竟朝廷内也有不少能人,靠他一个人根本翻不了天,所以他只能隐居起来,降妖除魔,算是眼不见为净。
到后来国家越来越乱,国运也越来越衰弱,燕赤霞就更加不想管了。
他只想着朝廷赶紧被推翻了为好,重建一个王朝。
“燕大侠,没想到你曾经还中过进士,我以为你从小习武呢。”
一旁的宁采臣,听到燕赤霞诉说自己的经历也有些惊讶。
刚遇到燕赤霞的时候,燕赤霞便是一个大胡子剑客形象。
看着五大三粗的,不像好人,一点都没有文人书生的样子,没想到燕赤霞居然曾经还是进士,这太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他宁采臣自小读书,到现在也不过才中童生而已,连秀才都还没有中。
要不然他也不会沦落到来偏远地区收账,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哼,你小子竟然敢以貌取人!我不仅中过进士,曾经还是一州解元呢,我骄傲了吗?”
“不过嘛,那时朝廷虽然党争激烈,但还算开明,文风鼎盛,所以寒门中也有不少人中进士。
现在嘛?这朝廷奸臣当道,寒门中人别说中进士了,恐怕中举、中秀才的都没几个。
你小子要是没背景,趁早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即便侥幸考上,也要投靠那些人,给那些门阀势力当狗,才能混下去。”
见宁采臣以诧异的眼光看自己,燕赤霞不由得有些生气。
他鼻孔一喷,胡子都飘了起来,瞪了一眼宁采臣愤愤道。
当然,他说这些也是为了提醒宁采臣。
毕竟这傻小子心性不错,文采也还行,但资质嘛,也就那样。
要是放在100多年前,努努力考个举人也是可以的,至于中进士那就要看天意了。
但现在根本不可能。
这些年,燕赤霞也曾走南闯北,虽然不曾主动关注朝廷之事,但多多少少也打听过一些消息。
各地的官员几乎都是门阀贵族把持,寒门出身的少之又少,宁采臣想要考取功名当官,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哎,皇上难道就不管吗?”
听到燕赤霞的话,宁采臣不由得叹了口气。
燕赤霞说的这些,其实他已经经历过,自然也明白,只不过仍然不甘心。
“皇上?哼,你要说开国的那几位皇帝,还有这个能力。
但后面这些皇帝,一个比一个废物。
有爱玩蛐蛐的,还有爱木工的,甚至还有几十年都不上朝的。这样的皇帝你能指望得上?”
见宁采臣说出“皇上”二字,燕赤霞就更加不屑了。
当今朝廷皇室的名声可不太好,尤其是最近几代皇帝,更是一个比一个奇葩。
当然,燕赤霞也知道,朝廷被奸臣把持,当皇帝的难以改变,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对抗。
但皇室享受天下的供奉,却无能力改变现状,本身就是一种罪,说他们废物一点错都没有。
说完,燕赤霞也沉默了。
他本来就是直来直去的性子,根本不想去沾染官场的事情,只盼望天下各路的起义军再猛烈一些,直接改朝换代。
“燕道友说的好,我完全同意。”
听了燕赤霞的话,李昊天也点了点头。
倩女幽魂世界的确是奸臣当道,妖魔横生,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这里的民风也十分彪悍,说是乱世一点也没错。
要不然诸葛卧龙也不会发出这样的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