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二十二章 元廷的消息与孤儿营(1 / 1)

“噗!”

“这笔~这酒有毒!”

老江湖的施耐庵,一口酒就尝出来味道不对劲。

这里面下了蒙汗药!

他当即阻止众人饮酒,旋即嘱咐跟班。

“叫人!”

此时女店家领着伙计,端着成盘的肉包子出来“诸位客官,新鲜出笼的包子~”

施耐庵抿着嘴,拿起个还冒着热气的包子撕开。

露出了内里的白肉。

他冷笑连连“店家,你这招牌不对。”

女店家疑惑,正待询问一二,却是听见店外传来了‘砰!嗖~~~’的声响。

她警惕的后退两步“何处不对?”

“你家这招牌。”

一手摸上了腰畔,一手握住了酒碗的施耐庵,抬起了酒碗“应该挂上黑色的!”

酒碗被重重砸在了地上。

“你家是黑店!”

酒碗被砸在了地上,砸的稀碎。

众人纷纷拔出兵器,与店家厮杀起来。

元末的文人,并不像是前朝两宋,后世明清那般,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肺雾。

不断的战乱以及身份上的压制,让许多文人都拥有一定的武力值。

其中的佼佼者,如施耐庵这样的,已经是有了汉唐文人的风采。

就像是此时,他抄起桌子上的酒坛就砸向了一个伙计。

趁着伙计躲避的时候,一个健步冲上前去,一刀抹了脖子了结了此人。

随行众人纷纷上前厮杀,酒肆内顿时乱作一团。

毫无疑问,红巾军一群人占据了明显上风。

施耐庵带着他们来,是理清各地田亩数的。

众所周知,农耕时代里,田亩就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为了尽可能少的交税,从大户地主到自耕农,都在想方设法的开垦新田,同时隐瞒自己的田亩数。

登记造册的田亩数越少,需要缴纳的税赋自然也就越少。

跑去查探人家隐瞒的田亩数,毫无疑问是一份非常危险的工作。

正因如此,施耐庵身边的随行人员,几乎个个都能打。

待到距离不算远的红巾军,见着穿天猴的信号,急匆匆赶过来的时候,这里早已经打完收工。

“司马!”

有人大喊“后院库房有地窖!”

施耐庵与刘伯温等人,来到地窖之中,顿时惊呼吸气。

只见昏暗的地窖内,悬着挂钩,摆着案板,地上还有不少的盆。

挂钩上挂着胳膊腿,案板上摆着身子,盆里则是各种下水与粘稠的血块。

空气之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让人闻之欲呕~

“呕~~~”

刘伯温当场就喷了。

“人间地狱,人间地狱啊~”

听到这话,施耐庵摇头“我见过更惨的。”

众人循着刺鼻的臭味,在酒肆的后院外的菜地里,寻着了新翻的土层。

挖开之后,内里皆是森森白骨,不知有多少人惨死于这家黑店之中。

“把那娘们带过来!”

女店家挨了一刀,双腿也被打断,被拖到菜地旁的时候,已经是奄奄一息。

施耐庵寻来了一把尖刀,低头询问“临死之前,还有什么想的?”

“贱妾孙氏~求一墓碑~”

“呸!”脸色极为难看的刘伯温,大怒呵斥“你这等绝世恶徒,还想有墓?曝尸荒野才是你的归宿!”

他之前被吓的呕吐到喷,自觉丢脸,此时已经是怒不可遏。

这边施耐庵也不废话。

毫不犹豫的把刀咬在了嘴里。

上前一把扯开了孙氏的衣服,用刀划开胸口,鲜血顿时涌出。

接着他双手抓住肋骨,硬生生把胸膛掰开,露出里面的肺叶。

他取出孙氏的内脏,用来祭奠菜园坑内的冤魂们。

动作极为娴熟,一看就是经常干这事儿。

别人不提,一旁的刘伯温,已然是面如白纸,几欲呕吐。

他是真没想到,想混个从龙之功竟然这么难。

在他的设想之中,应该是明王焚香摆案,奉剑捧印百威军师,一如诸葛丞相故智。

自己则是端坐中军帐内,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可现实却是打了他的脸,居然是跟黑店打交道!

忙完事情的施耐庵,就着水壶里的水冲手“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真是坏透了!”

“伯温,去将柴房内的柴都弄出来,一把火烧了这家黑店!”

“还,还要烧店?”

“留着这等恶毒之地不烧掉,是等着下一个恶徒过来继续为恶?”

“明王有言,除恶务尽!”

“消灭恶徒的时候,要连着他们的根一起灭掉。”

“不但要烧掉这家黑店,还要寻这些恶人的根,去他们的村子里,把他们的根也给挖了!”

刘伯温是彻底无语了。

自己经历的一切,都与书上写的不一样!

此时,提倡除恶务尽的明王林道,正在接待远来的客人。

“你们可是有些时日没来了。”

坐在椅子上的林道,笑言“怎么,我给的钱花不掉,不想要了?”

来人行礼回应“明王,现如今大都等地的物价飞涨,宝钞犹如废纸。”

“明王给的宝钞,真是难以使用。”

林道收买的色目人哈珊沙,派人来给他送情报了。

不过一上来就是倒苦水,表态不能再收宝钞了,这玩意真的用不了,只能是当做厕纸使用。

北方的红巾军三路北伐,南方财富之地又被断绝了联系。

可蒙兀人贵族的享乐非但没有减少,反倒是愈发变本加厉。

密宗和尚们的一次法事,就得耗费数万贯钱。

最要命的是,为了应对各地的叛乱,元廷的军费开支一路飙升,飞到了天上去。

财政崩溃的元廷,唯一的应对办法,就是疯狂印刷宝钞。

毕竟这玩意几乎没有成本,非常方便进行经济掠夺。

结果就是,宝钞迅速贬值,到了人人拒收的程度。

“可惜了~”

林道微微摇头,心中自有遗憾。

宝钞对他来,同样是没什么成本。

他甚至能比元廷印刷的更多!

可惜了,元廷的骚操作,让他印刷的成箱宝钞成为了废纸。

“元廷,真是可恶!”

信使送上了密封的书信,交给了郑成功。

这边郑成功揭开封泥仔细查看,确认没有问题之后,送到了林道的手中。

这次送来的情报不少。

首先是元帝皇家方面的。

元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奇皇后甚至暗中联络军将,恐有不轨之事发生。

接着是朝廷方面的。

脱脱死后,他的弟弟也先帖木儿,继承了他的政治遗产。

可也先帖木儿的能力性格,远不及其兄的百分之一。

在脱脱政敌哈麻等人的打击下,已然是兵败如山倒。

若不是有脱脱战死殉国的名声撑着,就不是流放而是被直接弄死了。

现如今,元廷进入了哈麻的时代。

最后就是,至关重要的军事方面。

三路北伐的红巾军,遭遇了李察汗与王保保父子的强力打击,皆已是被打崩,损失惨重。

这父子俩得到了元帝与哈麻的支持,得到了统领节制天下兵马的大义名分。

又得到了北地各族地主豪强们的支持,得到了人马粮草军资的补充。

在高丽人出兵支持下,打垮了北伐的红巾军,杀戮颇重。

在哈珊沙的信件里,提及这父子俩已经拥兵数十万之众,声势煊赫。

“高丽?”

“马德。”

“等我北伐的时候,再找你们算总账!”

林道平缓情绪,招呼郑成功去取财货过来。

不能用宝钞了,林道给了一部分的金银,以及更多的军票。

本以为,服信使收取军票,还要耗费一番口水。

未曾想,信使竟然爽快的收下了。

“大都内也有军票流通。”

信使解释道“折价五折的话,许多人都要。”

纸钞,白了就是国家信誉背书的借条。

信誉好,自然就值钱。

信誉不行,那就不值钱。

而信誉,本质上就是实力与影响力。

红巾军的实力与影响力,已经能够支撑军票的价值了。

若不是三路北伐失败,甚至能折价六七折以上。

虽目前还是红巾军的军票,可等到夺取天下,转身就是新朝的宝钞。

大都已经是有不少人,开始未雨绸缪的做准备。

信使离开之后,林道轻轻敲着桌子。

“王保保,天下奇男子?”

“就是不知,你是不是真有个妹子,叫做赵敏!”

杭州城内,原属达鲁花赤的府邸。

马秀英与蓝氏等人,正在教导督促孤儿营的孩子们上课。

老营留在了金陵城,可依旧是有不少的军眷,以救护队等身份随军。

蓝氏本可以不来的,可她丈夫弟弟都跟着明王出征,就连好闺蜜也随军出征。

她一个人待在金陵城没事干,就报名救护队一起跟来。

孤儿营内的孤儿,都是红巾军一路收留的,失去家园亲人的孩子。

尤其是第二次返回濠州的时候,当地侥幸逃过元军屠杀的孩子,几乎都被收容起来。

再有就是,战死红巾军将士的遗孤,也被收留入了孤儿营内。

他们长大之后,将会直接入红巾军,成为有生力量。

“李文忠,你若是再捣乱,就罚你去清理旱厕!”

李文忠原名李保儿,是朱元璋的外甥。

他跟着父亲李贞逃荒到了濠州投奔亲戚,结果遇上脱脱屠城。

不仅仅是屠一座城池,而是濠州各地县乡村镇都有元军劫掠屠杀。

他父亲李贞被杀,自己侥幸逃过一劫,成了流浪儿。

后来千辛万苦之下,终于寻着了寺庙里的朱元璋。

在庙中几乎是第二人的朱元璋,本打算让他也当和尚接自己的班,可李文忠决心为父报仇。

这边老朱就亲自将他送到了林道这儿。

得知了他的身份,林道为其改名文忠。

“还有你!”

马秀英伸手拧着一个八九岁孩子的耳朵“沐英,你要是再捣乱,就罚你晚上没饭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