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回到山东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亟待解决——他的军队至今尚未拥有统一的服装。
这并非偶然,而是向北有意为之。
尽管他的队员们如今个个养得膘肥体壮,战斗力异常强悍,但他们对老板的这一安排却颇为不解。
队员们不禁纳闷,老板在其他方面都毫不吝啬,舍得花钱,唯独在服装问题上,竟然一分钱都不肯出。
如今,队员们只能身着各自的便装,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一眼看去,便会觉得这是一支杂牌军。
然而,这恰恰是向北所期望的,他更希望外界将这些队员视为一群饭桶,毫无威胁可言。
正所谓大隐隐于世,现在还远未到他的军队展示獠牙的时候。
不过,向北心里很清楚,他绝不可能让自己的军队一直穿着这些便服上战场。
别看这统一的军服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能发挥不的作用。
它不仅能在战场上对敌军产生强大的威慑力,更能起到安定民心的效果。
来自后世的向北,可是对各国的军服了如指掌,最喜欢的还是当属德国。
你别看胡子坏,你可以质疑他的军事判断力。
但作为一个美术生,你不能质疑他的审美,德国的军服是公认为最帅的。
向北回到济南就来到了宏巨印染厂,见到这位前世就敬佩的企业家陈寿亭。
也就是大染坊里的陈六子。
向北不是在日本人那里弄了不少的坯布吗?打算让陈掌柜给自己染成想要的颜色。
总不能让士兵穿着一身白色上战场啊。那也不吉利呀。
陈寿亭随目不识丁却极具商业头脑,他通过听书学习了许多道理和谋略,并能将其运用到商业竞争中。
面对各种复杂的商业局面和对手的刁难,他总能想出巧妙的办法应对。
他为人豪爽,对朋友真诚相待,不斤斤计较。
当朋友卢家驹遇到困难时,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对待工人也很仁义,在工厂经营困难时,也尽力保障工人的利益。
也对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行为深恶痛绝,面对日本商人藤井的挑衅和侵略行为,他坚决抵制,毫不退缩,展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正义感。
但为人性格较为火爆,在面对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或他人的过错时,
他会忍不住破口大骂,如对那些不遵守厂规或办事不力的员工,常常严厉斥责。
陈寿亭也许曾经听过向北的后台,所以对向北还是很客气的。
与其是客气,不如是忌惮他背后的靠山更贴切。
向北开门见山的,“陈掌柜,我想请您帮我染一批布。”
完将一个单子和样品颜色递了过去。
陈寿亭倒有些尴尬,将单子递给了卢家驹。
这下反倒是向北不好意思了,他忘记了陈掌柜不认识字这件事。
这次需要的颜色只有原野灰色和黑色两种颜色, 原野灰色,二战初期,德国陆军主要采用36型陆军野战服,上衣为灰绿色,裤子是铁灰色,整体呈现出原野灰色调。
这是为大部分军队制定的。
黑色,早期党卫队配备统一的黑制服,这种黑色制服在当时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后来虽被更换,但在特殊场合仍作为礼服穿着。
这是向北为一些军官和禁卫军特别制定的。
虽然胡子是一名榜的美术生,但他对艺术的审美还是独到的。
虽然中美英法日这些国家的军服也各有特色。
但大部分以实用性为准,缺少在美学上的追求,设计上也毫无出彩之处。
德国人的军服都是量身定做的,能突出军人的力量和形象,更能激起无数青年的参军热情。
脚蹬长筒黑皮靴。身穿大翻领收腰礼服。
既庄严有力,又气质高雅,把军人的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被人们称为优雅的恶魔。
当一个人的帅气凌驾于军装之上,我相信他走路一定是带风的。
1945年德国人在受降仪式上,一个战败国竟走出了战胜国的气势。
就连德国将领也是傲气十足,不输苏联将领一丝一毫。
当陈掌柜听到要染3万匹的时候也是一惊,还以为韩复榘要给军队换服装。
“陈掌柜,您染的这三万匹布,请陈掌柜要保守秘密。
一旦这个秘密被泄露,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陈掌柜,我实话告诉你,这批布不是给国军购买的。
是为抗日准备的,这件事事关重大,还请两位能保守好秘密。”向北一脸认真的。
陈寿亭慢慢的站了起来,难道这批布是为红党准备的?但红党那边不是用的八爷灰吗?
不瞒二位,鄙人暂时代理红党的采购部长。
啪的一声响。
当向北将这句话完时,陈寿亭一下拍在桌子上,
“陈营长,这批布我染了?价钱每匹布我再降3块钱。
为打鬼子干活儿,我1分钱都不能挣。”
向北知道陈寿亭的脾气,所以才敢将实情告诉他。
“陈长柜这个钱是肯定要赚的,我发现陈掌柜厂里有不少的空车间,我想租用下来,在这里办个制衣厂和被服厂。
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陈营长没什么方便不方便的,只要是打鬼子的事都方便,租金你1分钱不用出,厂房你随便用多长时间都行。”
陈寿挺豪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