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7章 早稻田的野望(1 / 1)

股东大会结束,感到一阵轻松的竹下雅人,开始忙碌早前答应的事宜。

“咚咚咚。”

“请进!”

日本法学大佬的声音肃穆而威严。

“校长,还有20分钟,竹下会长就会来访。”

青年早就向早大校长打电话预约,早大校长西原春夫也早早告诉自己秘书,要提前提醒自己。

他要亲自前往校门进行接待,体现学校对青年的重视。

正在签署文件的西原春夫听闻后,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

“嗯,我们走,不能让客人等待。”

在校长心中,竹下雅人将是实现学校医学夙愿的天选之人。

学校必须从方方面面,体现对青年的重视。

私立双雄早稻田和庆应,在发展学校的早期阶段出现分歧。

一个选择主攻理工科,一个主攻医科。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医科的专业性越来越高,早大也就此失去进入医科领域的途径。

但早大,其实一直对医科不死心,几次尝试建立医学院系。

因为日本医科高人一等,很多不太知名大学医学部,偏差值都要超过东大录取线。

如果早稻田可以拥有医学部,说不定可以压庆应一头。

可惜,早大之前太穷了。

无论是收购医院自建医学部,还是直接和有医学部的私立大学进行合并,都没钱推进。

现在就不一样了,出了竹下雅人这位前所未有的早大学子。

这里的前所未有,并不是指青年的大手公司会长身份。

毕竟早大出的大手会长社长虽然比庆应少,但同样为数众多。

单单是在中国比较有名的,就有索尼、卡西欧、优衣库等公司的创始人。

它主要是指,青年超强的金融能力。

早大看在青年捐款的面子,在3年前组建大学基金,然后尝试性的投资30亿日元。

结果不久前,直接分得500亿左右,足够满足早大两年的办学经费。

当然,这是投资子鼠基金前。

现在早大的办学经费,又提高了100亿左右。

至于剩下的钱,

300亿继续放在星海投资,余下的近百亿资产,则作为学校接下来几年预算的查缺补漏。

因为星海投资的大获成功,西原春夫自然对日后的投资有着一番畅想。

他现在已经将竹下雅人领导的星海投资,视为早大拥有医学部的最大契机。

竹下雅人踩着时间来到早稻田大学,原远远的就看到学校领导人身影。

他下车后,连忙主动走上前恭敬的鞠躬。

“校长,各位领导,大家太客气了,在办公室等我就好。”

“没事,我现在恰好比较有时间而已。”

“是呀,现在比较闲。”

一阵迎合声过后,

西原春夫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乐呵呵的说:“走吧,这里人多,我们进去聊。”

“是。”

一路上,两人走在前面,随意的聊着天。

说着说着,就说到医学部的建设上面。

西原春夫语气略微有些沉重。

“唉,就因为我们早大没有医学部,偏差值方面才始终落后庆应一点。”

“不知道我能不能在任上,见到早大医学部的成立。”

星海投资的出现,让西原春夫看到早大医学部成立的一丝曙光。

他也由此选择继续连任早大校长职位。

如果换成前世,已经开始着手退休。

“放心吧校长,我们早大早晚都会拥有自己的医学部。”

提升早稻田大学的实力,就是在提升竹下雅人自己的实力。

青年心中早有规划,准备参考前世早大的发展规划,找机会合并东京女子医科大学。

前世早大因为没钱等原因,一直没能实现。

今世有青年帮忙,绝对有很大机会实现夙愿。

当然,时间上可能要等到1998年。

因为1998年到2001年,日本首相都是早大毕业生。

并且这两位首相,分别是日本前两大政治派别首领。

第一大政治派别,自然是当下如日中天的竹下派。

创始人竹下登和接班人小渊惠三,都是早稻田毕业生。

第二大势力安倍福田派,早大学子森喜郎也会在98年成为会长,2000年接任首相。

当然,这一时间点还有另一个大好处。

9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会严重冲击在大藏省、日银有着巨大影响的东京大学,以及在金融界有着巨大影响的庆应大学。

到时候,这两家就算想要阻止早稻田大学发展医学部,也不能拿出100%精力。

尤其是庆应这个老对手,将会被缠住大半手脚。

同行才是冤家,必须小心再小心。

“嗯,我们共同努力。”

西原春夫看着已经充满新绿的校园,心中突然充满豪情。

就算自己在位的时候不行,也要为继承人铺好道路。

来到校长办公室,西原春夫对秘书吩咐道:“安藤,茶水。”

“嗨!”

安藤百惠深鞠躬,缓身退出校长办公室。

“竹下学弟,我这样叫你没问题吧?”

“这不是应该的吗?前辈!”

“嗯,好好好。”

西原春夫满意的笑了笑,然后继续问:“据我所知,学弟的国际视野很好。”

“不知道对于早大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早稻田大学算是日本最有国际视野的大学,很早就开始对国外进行拓展。

所以很多亚洲人,只知早稻田不知东大。

甚至误以为,早稻田大学才是日本第一高校。

其实早大在日本,完全比不上东京一工等国立大学。

早庆双雄的真实位次,基本类似于中国C9末尾两校。

当然,双方的研究方向恰恰相反。

中国C9末尾两校主打理工科,早庆主打文科。

“嗯,这个……”

竹下雅人有点为难,不知道该不该好为人师的指手画脚。

万一学长不喜欢呢?

西原春夫是真心想获得一些好的建议,他笑着鼓励道。

“学弟尽管大胆说,我们就是随意的聊天。”

青年想了想,咬牙说道:“有说错的地方,希望师兄不要怪罪。”

“这怎么会呢,随便说。”

校长摇了摇头,好笑的看着一脸谨慎的学弟。

“假如我是早大校长,我可能会单独成立电子通信学部和计算机学部。”

“通过大力发展这两大学部,提高学校声望。”

西原春夫是法律出身,对于科技没有那么敏感。但也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早大想要发展,理工科实力也不能落下。

他郑重的看着竹下雅人,示意继续往下说。

青年润了润喉咙后点点头,开始仔细进行讲解。

计算机学部不用多说,这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学部。

无论是PC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都需要计算机人才的支持。

尤其是20世纪,整个计算机行业都处于人才缺失严重阶段。

如果早稻田大力发展计算机,有很大几率压过庆应一头。

至于电子通信,应该算是日本现在的热门行业之一。

索尼、夏普、日立等电子巨头在国外攻城略地,非常紧缺这方面的人才。

此外,

无论是接下来的PC端宽带和光纤网络,还是移动端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非常的有前景。

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通信行业,甚至可能比计算机行业都要有发展前途。

毕竟计算机行业,后世已经开始出现人才过剩现象。

中国就不说了,互联网大厂因为行业人数多,玩什么35岁淘汰制度。

某些极其不要脸的,还说是向社会输送人才。

给这些路灯狂的。

如果换成20世纪末21世纪初。

别说是35岁的有经验者,就算是大专计算机毕业生,都是互联网公司要拼命招揽的对象。

欧美计算机产业,后来同样出现类似情况。

加拿大很多名牌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找到吻合工作的机会竟然不足10%。

这一数字,简直比中国还要可怕。

当然,这也和加拿大没能跟上时代步伐有关。

无论是电脑、手机的硬件、软件,亦或者各类通信设备,加拿大都很少有拿得出手的。

“计算机,通信电子,真的这么有市场吗?”

西原春夫表现的很犹豫,害怕压错宝。

“应该吧,看看美股和日股的主要大公司。”

“计算机、消费电子、芯片、通信、电信等公司,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榜单前列。”

“美国那边甚至有单纯的软件公司,开始冲击国际巨头。”

说到这里,感觉火候差不多的竹下雅人再下猛料。

“正因为它们很有前途,美国才会在半导体、电子等相关领域不停针对日本。”

“哪怕是刚刚出现的Tron操作系统,都要出台专门政策打压。”

Tron操作系统一出,西原春夫脸色变了又变,堪称是绝杀。

日本普通民众可能会不记得这次屈辱,但西原春夫这样的高层领导却永远难忘。

“好,那投资子鼠基金剩下来的钱,就主要建设计算机学部,通信电子学部。”

西原春夫决定拼了,跟紧这位早大第一天才的步伐。

反正是投资所得,就算最后失败也不会伤到根基。

“校长英明!”

“这不是我英明,是你英明。”

说到这里,他见竹下雅人还有意拍马屁。

直接摆手拒绝道:“然后呢,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

“嗯,别的方法?”

竹下雅人双手交叉,仔细想了想,还真让他想到个更好的方法。

“学长,我们还可以搞大学排名呀。”

2002年上交出品的大学排名,着实改变了整个世界。

无数的大学为了自家学校排名好看一点,使出浑身解数。

最简单的就是塞钱,

这方面中国大学排名的典型代表是武书连。

只要你肯塞钱,普通二本轻松超下游211大学,顶级二本也可以超过末流985。

国外,则是泰晤士报。

这家媒体同样十分的没节操。

英联邦地区大学,排名普遍虚高。

无论是英国本土大学,还是新加坡的两所理工大学,排名都高到天际。

当然,最虚高的还是澳洲的那些大学,排名高到离谱。

除了少数皈依者和无知者,没人会真的相信。

除了塞钱,也可以搞国际化。

因为很多大学排名都有国际化比例,所以某些大学就想法设法吸引国外留学生。

这其中,大量学校搞出让国民痛恨的事情。

什么学伴计划啦,什么奖学金啦,竹下雅人通通不清楚。

“大学排名?”

西原春夫本能的意识到,这个貌似很有搞头。

“没错,我们可以联合朝日新闻,制作个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主要参考论文、科研成果、师资力量……”

“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学校的名气。”

早稻田是主办方之一,自然要夹带私货。

比如说在排名上,每次都超过庆应几名。

时间一长,可能就会有部分民众认定早大的实力更强。

“这个好,我觉得大学排名这东西很不错,很有搞头。”

西原春夫决定,等会就联系朝日新闻。

“嗯,我也觉得。”

竹下雅人微笑着点点头,但很快语气又变得低沉。

“可惜,朝日新闻只在国内有影响力。”

“如果和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巨头合作,估计效果会更好。”

泰晤士报版大学排名那么野鸡,为什么还有非常多的人相信。

就是因为泰晤士报的知名度足够高,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相对而言,上交的软科排名更加公正,却在知名度上有所欠缺。

“没办法,我们是日本学校,朝日已经是很好的选择。”

虽然日本第一大报纸是《读卖新闻》,但这家报纸影响力更多局限于本土,没有排名第二的《朝日新闻》国际化。

矬子里拔大个,只能选朝日。

“不知早大的前辈们,有没有可以影响欧美报纸杂志巨头的公司?”

“我们来个多方共同合作,会怎么样?”

竹下雅人真心希望早大能在各方面进步,哪怕是个不保真的大学排名。

想到这里,他突然也能理解为什么新加坡两所理工大学,拼命花钱提高榜单排名。

别说真不真实,起码名声变得响亮。

前十不认可没关系,前二十不认可也没关系。

前五十,总该认可了吧?

如果不花这份钱,说不定前一百都看不到它们身影。

这也算是一种开窗效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