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4章 国际化(1 / 1)

确定好社长人选之后,光辉国际立马帮着联系郭士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星海半导体,听都没听过。

Pass!

没错,郭士纳直接拒绝了。

他的目标一直都是大型上市企业,对星海半导体这样的新兴科技企业,根本就没兴趣。

“能帮我再联系一下吗?我希望能和郭士纳先生见上一面。”

招聘本来就是双向选择,所以竹下雅人也不生气。

为了公司的发展,他愿意赴美亲自进行说服招揽。

“竹下先生准备去美国?”

“没错,星海半导体需要在美国成立分公司。”

竹下雅人去美国,当然不只是为郭士纳一人。

美国是电子科技领域的霸主,拥有最多的芯片方面人才。

星海半导体的闪存业务想要快速突破,必然要在美国建立相关实验室。

星海半导体的子公司星海代工,同样急需美国方面的科研人才。

无论是胡正明、梁孟松,亦或者林本坚、张汝京,他都想一网打尽。

“明白,我们会帮您尽快联系。”

“嗯,那就拜托了。”

好的CEO,能帮助一家企业快速成长。

竹下雅人希望郭士纳答应,从而实现星海半导体的快速崛起。

如果郭士纳还是拒绝,竹下雅人准备挖角台积电。

前世台积电的死对头联华都能靠着高薪成功挖角,没道理星海半导体会失败。

“哦,那位日本社长想要和我见上一面?”

“好,让他到美国给我打电话吧。”

郭士纳现在闲赋在家,见竹下雅人有些锲而不舍,决定给他一个说服自己出山的理由。

“郭士纳先生答应了。”

“OK,谢谢!”

既然有兴趣,那么竹下雅人就有说服的信心。

只要让郭士纳看到公司的发展情景,他应该愿意就职。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

他还年轻,绝对不想就此养老。

“舛冈桑,希望你能和我去一趟美国,然后再那边成立实验室。”

竹下雅人在北美芯片行业没面子,很难招揽相关人才。

舛冈富士雄就不一样了。

虽然闪存技术还没有正式商业化,但英特尔等公司的研发根本瞒不过有心人。

想要在闪存领域有所发展,必然会知道他。

“是,社。”

舛冈富士雄同样明白其中的道理,愿意为公司牺牲自己的科研时间。

“嗯。你觉得谁比较适合在那边工作。”

“作井康司吧,他比我都要适合做研发部门部长。”

“行,那就他了。”

除了负责科研方面的作井康司,竹下雅人还将富冈澈也所在的销售团队,大半调到美国分公司。

现在星海半导体的销售任务很轻松,基本就是按照几大巨头的要求去做。

长期发展下过去,很容易将公司的销售团队养废。

美国这边的事业刚刚开创,非常适合锻炼销售团队的能力。

只要有钱,无论在哪个国家成立公司都非常简单。

竹下雅人直接将星海半导体的分公司,设立在硅谷的核心区域圣迭戈。

这里有一大堆的半导体企业,非常方便招聘。

“怎么样,工作环境还可以吧。需要什么设备直接买,不用和我商量。”

美日半导体争端,美国损失惨重。

竹下雅人直接收购了一家破产公司的实验室,从而节省一大堆时间。

“嗨。”

竹下雅人将硅谷这边全权委托舛冈富士雄后,直接搭乘飞机前往东部的纽约。

“郭士纳先生,请坐,很高兴见到你。”

“哪里,竹下先生客气了。”

双方友好的握了握手后,郭士纳开门见山的问:“竹下先生,能说说您为什么看重我这个外行吗?”

“因为先生是天才。天才就算没有在一个行业干过,不懂这个行业的技术,也能不断引领公司前进。”

华为的任正菲、阿里的杰克马,都不懂技术。

但这并不影响公司一个成为通信领域巨头,一个开创中国的云计算事业。

技术对CEO仅是次要选择,最重要的是战略眼光。

郭士纳有点小开心,决定给竹下雅人更多说服自己的机会。

他笑着问:“可以说说星海半导体吗?”

“当然。”

随后竹下雅人将星海半导体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一遍,然后继续激情四射的说:“开创闪存芯片技术的舛冈富士雄,是我们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我们公司也由此,开始对移动硬盘和记忆卡展开研发。我坚信,闪存芯片将取得和存储芯片一样的地位。”

“哦,可以介绍一下移动硬盘吗?”

郭士纳有了点兴趣,想要了解更多。

“没问题。”

竹下雅人笑着介绍起移动硬盘的好处,单单是一个利好笔记本电脑,就足以证明这项技术的实用价值。

“很有道理,但笔记本电脑的销量还是太低了。”

郭士纳已经有点被说服,但他总觉得差些意思。

闪存芯片看起来确实前途光明,但他毕竟还只是实验室产物。

谁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开始大规模商业化。

他可不想将大部分青春,浪费在等待上面。

“我知道,所以闪存只是我的抛砖引玉。我更希望你加入公司后,将子公司星海代工发展起来。”

随后,竹下雅人再次介绍起公司的晶圆代工业务。

尤其是重点突出,随着摩尔定律的不断迭代,晶圆厂投资不断变高,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公司建不起工厂。

星海代工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郭士纳并不是半导体行业的人,所以能更全面的看待问题

他觉得竹下雅人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晶圆厂的资金需求变多,半导体企业必然走向分工。

不过出于谨慎心理,他没有立即答应。

“我能考虑考虑吗?”

“没问题,考虑多久都可以。”

“竹下先生客气了,3天后我就可以给你准确答复。”

“OK!”

结束会谈后,郭士纳立马搜集相关资料。

他发现,一切恰如竹下雅人说的那样。

晶圆厂的造价在不断升高,中小型芯片公司,已经开始跟不上技术进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