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5章 永春(1 / 1)

嘭!!

最后一具尸体,从马背上摔下来。

方才,当楚天舒再次动手,激烈的气血,就使威压扩散开来。

那些本就温驯的马和驴,直接僵在原地,不敢再动。

倭寇们尖叫着想要出手,只看到一个瞧不真切的影子,在不同坐骑背部闪动。

有的尸体飞了出去,有的尸体滚马下。

他们身上没有大面积的创口,只是死状看起来,都不怎么平和。

楚天舒从马背上跳下来,环顾了一圈,走向林中。

作为以三七神剑为根基,用《少阳血河车》养成的兵魂。

他既可以从三七神剑中借用那些浓缩的念力,也可以在控制主人肉身的时候,从纯净的血气中得到滋养。

不像别的兵魂那样,容易在主人体内溶解掉。

而且,作为主人某一方面意志的化身,他没有继承主人别的手艺。

却很会打架!

兵魂心中有一点的愉悦。

嗯,这种情绪也属于杂质,应该是受到了主人肉身的影响。

他嘴角微微翘起后,就再度变得面无表情。

他走进林中,不过两里多远,就发现了一条很清澈的溪,在那里洗了洗手,坐到旁边的青石上。

水流底部的碎石静止不动,溪流淌的声音也很温柔。

偶尔有树叶飘到溪水上,轻轻旋转着,漂向下游。

楚天舒像是在发呆,其实却在欣赏着这些景色。

过了不久,他闭上眼睛,用耳朵去欣赏。

等他再次睁眼的时候,天上已是繁星点点。

月向西移,星空值得他看了一夜。

主人的意识,越发清晰了。

翌日清晨,有大批的人也进入了这批树林。

明明天已发亮,只是还没有太阳。

这批人还举着许多火把,似乎生怕有哪里脚不稳,崴了县令的脚脖子。

永春县令瞧着四十多岁,身材中等,肚子微圆,脸却还不太胖,留着油亮发黑的胡须。

“大侠在哪里?快找找大侠在哪里呀。”

随着县令发话,身边大批衙役家丁,扩散开来,心翼翼的呼喊着大侠。

他们很快找到了坐在溪边不动的楚天舒。

县令双手扯着身边的人,一边是守城士兵,一边是高瘦少年,低声道:“是不是这位?”

那守城士兵满脸为难,他就远远看了个背影,谁能认得出来啊。

早知道县令来找百户问话的时候,不往外站了。

“看衣服颜色……”

守城士兵道,“应该就是这位。”

县令不满,又看向少年。

那少年道:“就是这位。”

“哈哈哈。”

县令笑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袍,向前走去,拱手道,“这位大侠,在下永春知县,王晋。”

“昨天倭寇试图攻城,多亏被大侠所阻,那些兵丁实在粗心,好不容易出城,也只顾把倭寇尸体带回邀功,竟未想到寻访大侠踪迹。”

看那些倭寇的兵刃质地就知道。

这十余人,全都是好手。

要是被他们成功混入城中,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乱子。

沿海各地,可是有过不少前车之鉴,被数十、十余,乃至仅仅数名倭寇,搅得满城不得安宁。

毕竟海盗之中虽有高手,却讲究排场,要闹些大事的话,身边多半有贼兵随行。

敌兵数量稍多,那就很容易虚报夸大了,对上面还算有话。

而这些敢漂洋过海的倭寇,多是胆大包天的狠人,与海盗之间时合时分,有时闹起事来,数量就太少了。

一眼都能看出人数,消息传开,着实有失朝廷体面。

当地主官事后都凄惨得很。

王县令一来真有劫后余生,感激之心,二来也是寻思了整夜,想要试试能不能拉拢这位大侠。

巧得是一夜过去,这人竟然真没走远。

看来很有机会。

“斩杀倭寇,当有重金奉上,还有匾额相赠,未知大侠尊姓大名,可否拨冗,到我城中住?”

王县令言谈之间,万分敬重。

但楚天舒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王县令等了半晌,颇觉尴尬,瞧楚天舒侧脸,年纪不大,心中一动。

“大侠,我这永春,虽非名城胜地,城中却有几位清倌人,才名远扬,不但精通诗词书画,还懂道经佛理。”

王县令笑道,“前几年,南少林有高僧路过,城中几大才子与之聚会,就有清倌人男装入座,讨论佛经。”

“就连南少林的高僧也大加赞许,传为佳话。”

“她们听大侠铲除倭寇,心中钦佩不已,纷纷都想在我设宴款待大侠之时,见上一面。”

年轻人嘛,哪有不好色的。

况且,这番话把面子都给做足了,人家南少林的和尚,既是武林中人,又是清誉名僧,也能跟美人聊天。

那别人就更能聊了。

果然,这番话完之后,楚天舒脸就转过来一点。

设宴,就是有吃的。

主人意识还没有彻底回归,三七神剑里的浓缩念力,用一点少一点,但是,身体的血气,是可以通过进食来恢复的。

之前倭寇的事,给他提了个醒,还是要把身体保持在全盛的状态为好。

那么,眼前这些人算不算奇怪的人呢?

楚天舒盯着他们仔细看了一会儿,没有恶意,那就走吧。

王县令喜滋滋的迎着大侠往外走。

见了全貌之后,才发现这个大侠比想象中更年轻。

年轻好啊,这么年轻,就这么厉害,肯定是名门高徒。

可就是有个不爱话的毛病。

这一路上,不论王县令他们怎么话,楚天舒是一个字都没往外吐过。

连自己的名字都不往外,那就只能大侠大侠的叫着了。

出了林子之后,王县令还想把自己的轿子让出来,但楚天舒直接迈步就往城中走。

王县令也只好跟着,几个轿夫,乐于抬个空轿子,步伐轻快的跟在后面。

城中有些人,知道县令是去找昨天那位侠士。

这时见到楚天舒走进城门,县令竟不坐轿子,心的跟在旁边。

街坊之间,顿时议论纷纷。

市井百姓起得早,此时各处铺面都已开门,正是卖早饭的时候。

楚天舒走着走着,便往北面看去,鼻尖嗅了嗅,步子一拐,转进了那条街。

王县令连忙道:“大侠,这边走啊。”

楚天舒不曾理他,直走到一个烧饼铺子前面,才停了步。

卖烧饼的,不是文静娘子那样的年轻女人,而是一对老夫妇。

还有一个半大子,在帮忙包烧饼。

王县令赶来,笑道:“这烧饼难登大雅之堂,我府上那些糕点……”

他看见楚天舒已经伸出手去,话风立时一改。

“那些糕点吹的天花乱坠,王某人却偏偏爱这俗气的烧饼,正所谓返璞归真,人间至味,莫过如此。”

楚天舒已经接过烧饼,咬了一口。

这就是人吃东西的感觉吗?

效率好低,不能像主人的鲜血念力一样,直接被吸收。

但是记得主人很喜欢吃烧饼,那就多吃点。

楚天舒不断往嘴里塞烧饼,嘴巴微微鼓起,很快咀嚼干净。

王县令本来也装模作样,拿了一块在手里,却看楚天舒这么一会儿,已经吃了五块烧饼。

就这个吃法,旁边众人都替他觉得嗓子发干。

那高瘦少年连忙要了一杯水,递给楚天舒。

楚天舒顺口就喝了。

高瘦少年捧着竹筒,还想去弄水,却听见巷尾传来一阵哭喊。

一群蓬头垢面的镇民,正被官差驱赶。

“差爷,我们房子昨天被烧了,只想在城里做工,过一阵子,能攒到一点钱,就会回去的。”

“滚滚滚,你们几百个乞丐一下涌进来,知道给我们添了多少麻烦吗,到时偷盗抢劫起来,牢里都关不下。”

“对,不止你们这帮,其他人迟早也被赶出去,要找工,去别的地方找,非在城里厮混什么。”

高瘦少年看着那边,脸色发苦。

楚天舒嚼着烧饼,目光也投了过去。

王县令时刻注意着他的举动,见状神色一变,立刻转身走去,大声呵斥那些差役。

差役班头诧异道:“大人,这不是您……”

王县令低声道:“闭嘴,没看见昨天救了他们的人就站在那儿吗?你想找死啊。”

班头惊道:“还真找到了,不是请到府上吗?怎么到西北这片穷人地界来了?”

“人家恐有深意呀。”

王县令偷偷往回瞥了一眼,大声吩咐,“安抚民生,是我们做父母官的职责,还不快去帮忙,给这些人中青壮的找上做工的地方。”

“妇道人家也能找点针线活,浆洗衣物。”

差役暗想:那得多费事儿。

只是县令这样了,他们也不敢不应。

烧饼铺旁边有个棚子。

楚天舒吃着吃着,就坐到了那里的长凳上,然后又不动了。

王县令让人付了烧饼钱,几番搭话,见他都无回应,还不肯动,心中也是无奈,只好先请辞,准备回县衙里召集几个聪明人,想想这是怎么回事。

县令留下的几个人,心的陪在旁边。

过了一阵子,那高瘦少年去而复返,身边还跟了一大群人,到了棚子前方,就趴下磕头,又哭又笑。

楚天舒稳稳当当坐着,只看,不动。

这是,感谢吗?

有点开心,就像扫除那些恶意的时候一样。

但是,也是杂质。

楚天舒眼眸微动,神态归于平静。

他很专心,只需要等主人彻底回归就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