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3章 大年初一(2/4)(1 / 1)

“言哥…大过年的还要打扰你…”

“没事,你想问啥,随便问!”

“《大闹天宫》口碑特别差,你有什么想法?”

沈言乐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你用西方视角讲述东方神话,好好地大闹天宫编成了仙魔大战…这玩意能好看才怪!”

《大闹天宫》其实是网游的宣传片…

这破电影的剧情真的是烂到让那个人想吐血!

一句话总结就是,牛魔王大闹天宫,并且是两次。故事背景变成了神魔大战,牛魔王不知怎么就是想砍玉皇大帝…

此外,电影在细节设定上的随心所欲真是令人发指!

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总之就是一股国产三流网游的剧情气息。

稀碎!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上座率很高,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这个属于IP的衍生效益…我觉得《爸爸去哪儿》电影版就是把客厅的电视机放大搬到了电影院,几十个家庭一起看一期电视真人秀节目…这玩意咱就别用电影的标准评判了…那当年《我是歌手》总决赛,长沙好很多影院也现场转播了呀!”

“那你担心《爸爸去哪儿》这种大电影形式会引发效仿,劣币驱逐良币嘛!”

“哪有那么容易模仿?”沈言直接回答:“综艺大电影多了去了,《中国好声音》有《中国好声音为你转身》,《快乐大本营》也有《快乐到家》,为什么当时没人提出这些问题呢…”

想了想,他补充了一句:“再了,《爸爸,去哪儿》至少让观众都笑了,比起《富春山居图》、《刺陵》,好太多了!”

“那言哥,你觉得《乘风破浪》票房能超过《夏洛》嘛?”

“…有点难,《乘风破浪》英文名叫《Duckweed》,翻译一下就是浮萍,你感受一下,其实不是喜剧…”

“我看了电影,电影结尾,最后的一幕是散一床的BP机,那是徐正太坐牢前留给母子俩的一笔财产。它代表着父爱,它或许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甚至有时显得那么的伍可笑,可它真心的存在过,也付出过…是这个意思嘛?”

沈言笑了笑:“其实这段是我看的一则笑话…记不得在哪看的了,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那你跟你的父亲有什么记忆吗?”

“没有…我记事之前他就不在了,我也懒得管他在哪…不这个了,咱们继续吐槽《大闹天宫》吧!”

“好!”

……

《大闹天宫》…

咱也不是西游记不可以魔改,但你这改得也太差了!

哦,这种就是典型的融资电影!

很多人不理解,投资如此巨大的电影,又请了周润发、甄子丹、郭富成,为什么不找个好点的编剧?

因为…钱已经弄到手了呀!

这么多明星就是为了弄钱的。

反正这电影的烂,已经形成吐槽效应了——微博上一群人都在吐槽!

今天的票房数据出炉,2014年1月31,全国票房3.42亿,其中,《乘风破浪》1.82亿,《大闹天宫》接近6000万,《爸爸去哪儿》则有5200万,《澳门风云》首日票房2900万,其他几部电影加起来1500万…

《乘风破浪》刷新了国产电影首日票房记录,单日票房记录…

这个可以理解!

毕竟沈言+沈滕,而且院线鼎力支持…给了44%的排片。

《大闹天宫》首日6000万…

也能理解,光是这片名就足够吸引一堆观众!

而且,现阶段来讲,三四线城,香港明星的号召力还是很强大的。

《大闹天宫》的明星阵容确实够吸引人…

这也是《乘风破浪》必须砸前期票补的主要原因——沈言、沈滕的知名度不够。

但是,《爸爸,去哪儿》首日5200万…

这玩意让人大跌眼镜!

首日5200万…

要知道《爸爸,去哪儿》拍摄了五天,然后三天剪辑,这就是拍一期节目的时间!

所以,很多电影人表示不爽了…

其实,白了,《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就是综艺节目的衍生效益。

《爸爸,去哪儿》这样拥有庞大粉丝群的栏目,如果放着不开发相关产品才是错失良机吧?

人家拍了,然后有人买单…

整件事就这么简单!

至于后续,《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大电影,票房就没有那么高了,对了,王岳伦还试图拍一部《爸爸们的假期》,用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嘉宾,票房惨败。

之后的综艺大电影,貌似只有《奔跑吧兄弟》票房不错,《极限挑战》大电影票房也就一亿多。

然后就没人玩这种了!

原因很简单:不赚钱呗…

观众不是傻子,同样的手段不会上第二次当的!

最主要,春节档愈发被重视起来,一堆重点项目布局在了春节档,也挤压了综艺大电影的空间!

……

跟预料的差不多,《乘风破浪》上映后,果然有一堆人沈言抄袭!

毕竟《乘风破浪》的剧情设置太像《新难兄难弟》了…

《难兄难弟》中有一个人物最后居然成了李嘉诚,《乘风破浪》也有一个马化滕…

一堆人带节奏…

沈言本来解释一下。

想了想,还是算了。

然后陈可欣发了微博:

今天到戏院看了。沈言导演太聪明了!

他的电影感,节奏,和审美太好了。我,羡慕,妒忌。

聪明的解决了大部分穿越电影的硬伤。这包括了我们的《新难兄难弟》。恭喜,沈言导演!

沈言也回复了:《乘风破浪》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讲述一个父子和解的故事,儿子看不上老子,机缘巧合儿子穿越到老子的年轻时代,两人兄弟相称一起中二冒险,最终儿子理解了父亲…

之所以加入马,其实是一种恶搞——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这句台词是杨德昌先生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我很喜欢杨德昌先生,所以,用了他的台词。

但我们都知道九十年代后期到今天,时代变化的太快…

我原本打算叫他‘郝科技’或者‘陈互联网’,但都没有马来的让人震撼。

另外,感谢陈导的肯定。

《乘风破浪》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新难兄难弟》…

其实在做这部电影之前,我们找嘉禾买了改编权,算是一种风险规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