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百三十章 大时代开启(1 / 1)

听着房间里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这让守在门外的秘书们也不禁好奇,已经很长时间,他们没听到过领导们笑得如此开怀了。

毕竟,处在领导们的位置上,各自需要考虑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生计,更是迫在眉睫急需要改善的。

像今天这样的笑声,作为时常陪伴在领导们身边的工作人员,已经太久没听到过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深夜,回到招待所的李天明,此刻后背依然还是湿的。

“哥,你咋才会来啊!”

天洪和马远也被孙立安排在了钢铁厂的招待所,两人一直在等着李天明,都没敢睡觉。

“有话明天再,赶紧歇着去,明天……还得回去呢!”

李天明摆了摆手,打发了两人各自回屋。

关上房门,坐在床上,怔怔出神。

回想起刚刚看到的一切,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

就在刚刚,他居然有幸见证了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的诞生。

参与?

别逗了。

虽然熟悉历史,但他那点儿道行,哪敢在一众领导面前卖弄。

这可是真正的国家大事,决定着国家未来的走向。

万一错一句话,造成了负面影响的话,那可就百死莫赎了。

能够作为旁观者去见证,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中国太大,不容易完成政策上的转向,那就先开一个窗口作为试点,先完成与世界的全面接轨。

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先找到那块石头。

春节过后,领导们便开始沿着漫长的海疆一路考察,想要找的,正是那块石头。

这个试点最终定在哪里?

在领导的心里已经有了几个备选,只是还没有决断。

但从领导们的交谈中,频繁出现的“宝安”,李天明知道,未来还会和前世一样,宝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改开的红利,让一个渔村,一跃成为了中国南方最为重要的大都市之一。

谁看着不眼红。

上一世网络上,也曾出现过关于改开试点城市的讨论。

人人都幻想着如果那个圈能花在自己的家乡,进入新世纪以后,将会是怎么样的光景。

所有人都在网上讲述自家的优势,李天明自然也想过,如果改开是从海城开始的话,海城会如何。

单单是政策红利这一块,就能吃用不尽了。

但是……

事关国家大事,李天明哪敢瞎插嘴,万一不心再影响了历史的进程,那可就真的要以死谢罪了。

对于为什么将试点放在宝安,前世李天明在网上已经看到过很多分析。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把试点选在宝安这个临近香江的地方,便于通过香江这个国际港口引入外资、技术,以及管理模式,成为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桥梁。

再有就是,广东华侨众多,试点施行的宽松政策可以利用侨胞资源,吸引到初期的投资,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工业化进程。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使得宝安必须成为了那个幸运儿。

海城,上海,或者其他的沿海港口城市,虽然工业基础更扎实,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没能被领导选中。

而宝安的优势,正是在于其基础设施薄弱,哪怕最终失败了,对全国经济冲击也很有限,而一旦成功,则能形成可以复制的宝贵经验。

改开的前景,李天明看得到,可其他人并没有重生的优势,谁也不清楚未来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在做一件事之前,必须将失败造成的损失考虑进去。

选海城,或者上海这样一座大城市当试点。

一旦出了问题,谁都照样承受不起失败带来的巨大损失。

其实,刚刚在那间屋子里,李天明也有很多话想,但是,他又担心出来,会动摇了领导们的决心。

改开是好事,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随着国门敞开,带来的问题同样不少。

上辈子,国家的经济是发展起来了,可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李天明看着就憋气。

哪怕这一世,同样的情况还是无法避免,但最起码,有了他的提醒,在改开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让某些现象得到改善。

只是,最终李天明还是忍住了,乖乖的做好了一个旁观者的本分,能出现在那间屋子里,本身就是领导对他的肯定。

而他担心的那些问题,高瞻远瞩的领导们未必看不到。

之所以依旧要大力推进改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发展经济迫在眉睫。

考察了那么多地方,领导们最深的感触就是老百姓贫困的生活现状。

问题很多,但是不能因为担心出现问题,就止步不前。

出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几经磨难,却始终屹立不倒,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个民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善于自身净化,去解决掉一切问题。

最后,李天明还亲眼见证了领导站在贴着中国地图的那面墙前,抬手在地图的南端画了一个圈。

李天明看得清楚,那个地方,正是未来的鹏城。

啪!

李天明点燃了一根烟,站在窗前,天已经快亮了,可他此刻却没有丝毫睡意。

刚刚所经历的一切,让他的精神依旧处在亢奋之中。

此刻李天明想的是,大时代就要开启了。

他又能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得到一些什么呢?

上一世,李天明所思所想的,全都是让自己和家人生活过的好一点儿。

吃得饱,穿得暖,不用为了吃上一顿肉,掰着手指头算计。

后来的李天明确实挺成功,虽然家庭生活很糟心,但是在事业上,绝对值得称道。

但是……

他好像也没留下什么。

如今就不一样了,大时代开启之前,李天明已经拥有了不俗的资本,如今时代的红利就摆在眼前,他怎么可能不心动。

时不我待,还是要继续加快前进的步伐。

心里想着,李天明走到书桌前,拿出纸笔,努力回忆着能想到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全都写在了纸上。

然后就是……

他可以利用这些重要的信息做些什么?

一张纸已经写满,看着上面记录的内容,李天明又将其撕了个粉碎。

这些对于现在的他来还有点儿远。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继续夯实李家台子的工业基础。

比如……

不知不觉间,天光大亮,李天明一宿没睡,却感觉不到丝毫困倦。

天洪和马远昨天等他,熬到了后半夜,这会儿还在呼呼大睡。

李天明没叫两人,洗了个澡,便去了钢铁厂的一食堂。

上早班的工人已经到了,正在食堂就餐,李天明径直进了后厨,找到了何师傅。

“天明同志,包子马上就好,还有刚腌好的酱菜,高粱米粥也快得了。”

何师傅见进来的是李天明,连忙起身招呼着。

“得嘞,我有口福,尝尝您的手艺!”

李天明常来钢铁厂,自然知道每周五的早中晚,食堂会改善伙食,早饭提供油渣洋白菜馅儿的大包子。

八个包子,一大碗高粱米粥,就着何师傅腌制的酱菜,没一会儿全都进了李天明的肚子。

“何师傅,还得是您的手艺,我按您教的,也在家里腌,可就是做不出您这个味儿。”

李天明着,朝何师傅竖起了大拇指。

手艺得到认可,何师傅笑得格外开怀。

“要是想吃这一口,就随时来,别的不敢,酱菜绝对管够。”

何师傅知道李天明在厂领导面前的分量。

“那敢情好,何师傅,您这配料的功夫一绝,不知道能不能帮我配几种口味的调料?”

村里的方便面厂,已经进入到了设备安装阶段,再过不久,就要准备试生产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