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零四章 大光显的决定(1 / 1)

这夜,王仁瞻顶着夜色入了太子府,密谈大半夜之后,才带着复杂的神色悄悄离开了府邸,他没有回自己宅子,而是立即去了武德司中,亲笔写了一封厚厚的密信,命人连夜送出城去到边情司。

数日后,渤海国皇宫。

月凉如水,温柔得铺泄在殿前阶梯上,殿中没有服侍的宫人,烛火散发出微光,只照亮大光显所在一隅。

大光显坐在桌前,眉目在阴影中颇是惆怅,面前的桌上横七竖八放着十几张画像,这些都是渤海贵族世家千金,选出来的不止样貌佼佼,才情也是不缺。

这些都是为了给大光显充实后宫所准备的。

可大光显并不高兴。

他本是可以同意,联姻对于皇室来说并不稀奇,选几个世家的女子入宫,也能稳固自己的地位,继而同大延琳和乌玄明慢慢周旋。

可是,今日商议却是要让自己废后,再择其中身份地位相当的女子为后。

“渤海国的王后,怎可是女真牧羊女?”这是其中一个贵族说的话。

自己流落女真部落时,也未曾见他们来寻过自己,眼下却是道貌岸然,看不起自己的妻子。

“哎!”大光显重重叹了一口气,回来之后没有一日是顺心的,大延琳和乌玄明明争暗斗,自己这提线木偶也被扯得左右摇摆,也不知哪一日他们兵戈相见,是不是要先用自己的血肉开道。

他担心的倒也不全是自己性命,只不过妻儿也被拽进这深渊之中,让自己很是愧疚。

若能选择,他倒是想要回到草原上继续放牧,做个普通人便好!

可他也知道自己身份,父亲走了,这一脉只留下了自己,渤海国他不能不管,渤海国的百姓也不能因为权势争斗而再成为牺牲品了。

大光显又叹了一声,起身收拾好桌上画像,明日或许还得再同那些贵族争取一番,好让他们别要自己废后。

倏地,门口传来声响,大光显抬头,见是一个宫人端着宵夜走了进来。

“大王,夜深了,用些点心再休息吧!”

低眉顺眼的宫人语气恭敬,大光显却没有心情吃喝,摆了摆手道:“不用,我不饿!”

这么多日子以来,他还是没有习惯用“孤”或者“本王”来自称,私底下还是用“我”这个称呼。

“大王,还是用些吧,说不准,用了这道点心,心情便好了呢!”宫人将瓷盅放在大光显面前,抬头朝他笑了笑。

“你是谁?”大光显看清来人时却是大吃一惊,他并未在宫里见过此人,自己入宫以来所有服侍的都是熟面孔,可这人...他是怎么混进来了。

“大王莫慌,小人奉大宋太子殿下之名,是来帮你的!”这人便是边情司人,收到王仁瞻信之后便乔装打扮一番,混进宫里等待时机。

好在渤海皇宫才恢复,各建制并未有序,他才没有费多大功夫。

听了这人的话,大光显一颗心“扑通扑通”跳得更是厉害,他朝外头看了一眼,“你是怎么进来的,侍卫...”

“大王放心,并未惊动任何人,小人只是来送点心。”

大光显重新坐下,看了一眼桌上瓷盅,继而伸手将盖子打开,只见里头压根不是什么点心,而是一张纸条。

“复渤海故国之鼎,非久居逆贼之下!”大光显抬头看向边情司人,“何意?”

“大王才是渤海正统,大王难道不想真正掌权,复渤海荣光?”边情司人回道。

“可是,太子殿下为何要帮我?”大光显疑惑。

“适才已是说了,其一,大王才是正统,其二,他二人为了夺权已是闹到了开封,太子不喜。”

“天下不会掉馅饼,”大光显沉静下来,“若是成了,太子需要什么?我记得,之前已是同意让宋军进驻鸭渌江了!”

“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边情司人回道:“宋军进驻鸭渌江也并未防范贵国,此外,届时希望在两国边境开设榷场,对于我大宋行商,尽可能降低关税,自然,我大宋也会尽可能对贵国给予恢复民生的帮助。”

听起来好像还是自己占了便宜,可是大光显却不敢掉以轻心,“当真只是如此?不需要我渤海国纳贡?如辽国一般给金银、布帛、战马?”

“辽国战败,且屡次入侵我大宋境地,这么多年来占领燕云十六州,有多少汉民因此远离故土骨肉分离,纳贡,是他们对此的赔偿,贵国也深受契丹奴役多年,放心,我大宋不会是第二个辽国!”

大光显仍旧犹豫不定,“只是,太子殿下有什么方法?大延琳和乌玄明手上都兵马,若是发起战役,只怕百姓又要...”

“大王放心,太子殿下已有绸缪,只要大王点头!”

边情司人见大光显仍旧犹豫不定,笑了一声道:“大王,机不可失,殿下也不会等着你,何况,你难道想让王后、王子还有公主,将来也仰人鼻息,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吗?”

这句话可谓打到了大光显的七寸,他立即摇头,“自然不想...”

与其被人拿捏在手中,还不如就拼一把,大光显最终下了决心,“好,我同意了,之后鸭渌江十二港口对宋军开放,边境设榷场,行商来我渤海不需额外缴税。”

“不急,太子殿下说了,等大王真正掌了权,再议不迟!”边情司人说着朝外看了一眼,只见院中有人影晃动,朝着他们微微颔首。

“这是...”大光显惊疑道。

“是护卫大王安全之人,大王放心,待事成,我们便会离开!”说完,他拿起瓷盅,朝大光显行礼后转身离开了殿中。

大光显看着门外人影消失不见,心中回想起适才这些话,却没有喜悦之情。

就算照宋人所言,他们助自己夺回了权势,可这些宋人仍旧入自己皇宫如入无人之境。

他们也是提醒自己,将来若有对大宋不敬之处,他们可随时再换一个新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