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0章:西夏进攻麟州(1 / 1)

张叔夜忍不住捂住嘴巴:“老天爷啊,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你应该没有看上威武雄壮的我吧?”

李纲故意嫌弃地后退一步,“本将人到中年,风采依旧;你可别看上俺粗人的大棒子。”

宗泽老将军与吏部尚书李若水等众人捂嘴偷笑。

当然,这些人的声音都很;尽可能给足了皇家脸面。

而赵桓此时无心玩笑话,一脸沉思着。

这些事情,虽是江离的预测。

但是!

非常符合金军的作为,也符合之前自己与父皇的心性:贪生怕死,赔款求荣。

真的恐会发生!

而且非常恶心,非常的屈辱!

他劫后余生,无奈崇拜地盯着江离,幸好有将师在;不然我以后恐会也会遭遇这些破事。

“收起你那来自成都的目光!”

江离感觉后背发毛;抬手就捂住了赵桓的双眼。

“嘿嘿!”

赵桓傻傻一笑。

电视机前。

江哲一脸诧异。

以为学了个假的宋史。

连忙上网查询宋徽宗的资料...

查询一遍后,他愣神地笑了,“哈哈哈,他恶心你;你也恶心他;老祖宗干得漂亮!”

画面内。

“你,你,你,气煞本皇!”

在江离一连串的攻势之下,太上皇赵佶顿时口吐鲜血,一个趔趄便摔倒在地晕死过去。

望着这幕,在场文臣武将顿时愣神,被气吐血?

太上皇平躺在广场上,浑身尽被他自己的鲜血染红。

此时幸存的张邦昌,作为太上皇赵佶的一派;侥幸活了下来。

看到江离如此生猛,他也不敢替赵佶开口。

生怕几句,然后被江离拉出去斩首。

“不行,不行,太上皇大势已去,我是时候该站队了;就算江离不接受我的站队,我也不能继续跟太上皇为伍。”

不仅是他,就连其余席位上的太上皇心腹们此刻都有些黯然失色,哑口无言。

太上皇赵佶大势已去。

再苦苦挣扎,也没多大意义。

“是时候退出太上皇的势力了。”

“+1,现在江离的心腹有仲师道老将与其的儿子们,宗泽老将,还有李纲将军、陈遘,折颜质等将领;而太上皇这边撑死了就康王的十几万大军。”

“没错,现在咱们是时候退出党争了,让康王自己玩去吧。”

“...”

太上皇赵佶的心腹暗暗发誓,从此退出党派之争。

宋朝藩王属于圈养制——赵佶的儿子们大多都被圈进在汴京城中,没有兵权。

唯有康王赵构在靖康之变前组建了十余万兵马。

其余藩王统统无兵无权,对江离没有丝毫的威胁。

目前唯一有资格跟江离玩的人,唯有康王赵构。

看着吐血,以及对自己毫无亲情的父皇赵佶,赵桓此刻心中畅快不已。

他没有想到江离不仅有文才,武才,口才甚至也处于巅峰,竟能将这狗太上皇骂到吐血,该,活该!

赵桓望向江离,而后扫视一圈众臣,

“将师所弹劾太上皇之事除最后的预测部分,其余都尽数属实。”

“来人,将太上皇带回龙德宫休整;作为惩戒,以后不准太上皇参加朝政之事。”

话,赵佶的心腹们刚想上前扶他回宫休息。

但那些心腹见到自家的领导都没动手,便察觉到了什么。

赵佶被张邦昌等心腹全员抛弃。

对此,那些鱼虾也悻悻地缩回了身子。

随后赵佶由康王赵构的下属抬回了龙德宫。

江离抿了抿嘴,对赵桓的判决倒无意义。

这样的处罚,虽无关痛痒。

但未来朝廷内的文臣也该换一波自己人了。

这时,赵桓满面欣赏地看向江离,“将师斩杀大宋奸臣有功;将高俅,童贯等人家中一切财5成充归国库;另外5成尽数交由将师处理。”

话音下,现场的皇城司官员领旨,然后连忙带皇城司众人前去查抄相关人员的家产。

对此,武将,文臣们纷纷松了口气,齐声欢呼:“官家威武,将师威武!”

朝廷内的坏人除得差不多了,留下来的都是主战派。

此时,江离开口:“老赵,坏人们清除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文臣这边我推荐个人,能力很强;是我的心腹也是你的心腹;你随便给他安排什么位置,让他上朝就行。”

闻言,赵桓眼前一亮,“哦?老弟你有何人推荐?”

“秦桧,还不出来?”

江离喊了一声。

远在人群后方的秦桧一脸懵,还没反应过来;便被一旁的同僚惊喜地拍了拍肩,“还愣着干什么啊;将师喊你呢?”

“喊我做啥?”

“还能干什么,拉你上位啊!”

“啊?哦哦哦!”

秦桧回过神来,眼前一亮,连忙激动地跑上前。

“官家,将师,怠慢二位,请恕罪!”

胖子秦桧作揖,神态十分卑微且惊讶与不可思议。

他没想到刚才将师提拔自己,结果当场提拔?

赵桓打量着秦桧,从上到下,面相还算可以;看得出来此时的秦桧正气十足,“你现在身居何职?”

“官家,微臣任职太学学正。”

赵桓一脸狐疑地看向江离,“他是九品芝麻官,老弟你推他干嘛,我没看出来他多有抱负。”

只见江离咧嘴一笑,“是你看人准还是我看人准呢?”

听到这话,弯腰低头的秦桧一脸惊讶与狂喜。

卧槽!

将师跟皇帝的关系匪浅啊!

当众开玩笑都不带避人的,一旦自己上位那就平步青云;想不名留千史都难!

“好吧!”

赵桓很勉强地:“太学学正官太了,将师建议朕如何给?”

江离不假思索地:“先别给官,先当侍从官试用,老赵你觉得好,慢慢给他升上去;若他能力实在不行;就当我识人不明。”

这句话得非常漂亮!

武将,文臣虽心有些许意见,反对秦桧的一步登天的行为。

但他们更多的是看在将师对大宋贡献太大的份上,之所以没有开口些什么。

将一个正九品的芝麻官一步提到正四品,正三品那位置上;只能明将师在光明正大的安插自己人进宫。

但不论如何,只要将师是为大宋好;安插的人足够牛皮即可。

若日后秦桧所展现出祸害的一面,吏部尚书李若水等人第一个站出来死谏撤其职。

赵桓觉得合理,也不失人心,便同意下来:

“好,秦桧,先不给你官,免得遭人闲话;日后你辅佐我;做出贡献后再给你升。”

秦桧激动到颤抖不已,就连话都有些哆嗦:“是是,是,感谢官家,将师提拔;微臣必不负所望!”

“好了,你下去吧!”

“是,将师!”

待到人散得差不多后,江离和护卫汪海洋去到了皇上席,简单吃了几口饭准备离开。

就在离开之前。

一个皇城司的中年皇城使一路跑上前,气喘吁吁地汇报,“官家,出事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