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8章 谁爱当谁当(加更,求月票)(1 / 1)

在让白建生统一指挥中原战事这件事情上,顾墨三可谓是煞费苦心。

顾墨三和何敬之商量后,决定让国防部作战厅长郭瑰去向游常瑞元。

找到郭瑰后,顾墨三叮嘱道:“你去向委座报告的时候,就让白建生出来统兵只是权宜之策。”

“等战役结束后,两大剿总还是要分开的,彭城剿总还是要交还给刘经扶的。”

顾墨三深知常瑞元非常忌惮桂系手握兵权。

“总长放心,我知道怎么。”郭瑰点了点头。

不过郭瑰虽然嘴上的斩钉截铁,但是按他的估计,常瑞元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桂系曾先后三次逼常瑞元下野,是他在党内最大的政敌,而白建生就是桂系的二号人物。

面见常瑞元,并呈报两个防守计划后,常瑞元陷入了选择综合征。

想了半天,他依旧是没有下定决心。

常瑞元总觉得主动放弃彭城,未免有些自轻于人,这是他所不情愿的,特别是东北刚刚战败的时候。

这一点并没有出乎郭瑰的预料。

要是能在危急关头果断做出决定,他就不是常瑞元了。

看着手拿作战计划迟迟不语的常瑞元,郭瑰开口道:

“委座,作战计划不急于一时,但这几十万大军的总指挥,您看?”

“国防部有什么建议?”常瑞元放下两份作战计划,捏了捏额头。

“委座,早在彭城剿总建立的时候,白长官就曾建言,中原不应该设立两个剿总,应该将华中和彭城两大战场的部队合为一处。”

“要不现在暂时合并两大剿总,统一交由白长官指挥?”

“等战役结束后,再将彭城剿总归还给刘长官?”

让郭瑰没想到的是,对于白建生统一指挥的事情,常瑞元非常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华中、彭城两大剿总统一指挥,于局势有利,我看以后也不用分开了,就让白建生统一指挥好了。”

常瑞元的果断,让郭瑰一愣,这根本就不是常瑞元的性格。

不过现在常瑞元已经答应,郭瑰也不好在什么。

确定由白建生统一指挥后,常瑞元像是放下了一个包袱,立刻补充道:

“拟电,立刻请白建生到金陵。”

“马上成立国防部指挥所,由白建生担任主任,负责整个中原战局的指挥!”

常瑞元暂时定下了攻势防守的作战计划,不过具体怎么实施,他打算交于白建生负责。

三十号,白建生从汉口抵达金陵,参加了由常瑞元主持的国防部军事会议。

会上,白建生一口答应了由他来统一指挥华中剿总和彭城剿总共计九十五万人马与G军展开中原决战的事情。

开了一天,晚上,白建生一身疲惫的返回家中。

不过他没顾的上休息,而是让人连夜把战略部署图拿了过来。

当白建生看到淮海路上的一字长蛇阵后,他瞬间感觉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完了、完了!”白建生手上的文件都有些哆嗦了。

刘经扶的部署完全就是错误的,现在就是想救都没法救!

白建生在彭城这个地方打过很多次仗,对于这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

要想守住长江,就要先守住淮河,因此大军集结的地方绝对不能放在彭城,而是应该放在珠城。

彭城属于四战之地,是一个平原,易攻难守。

但是从时间上来看,他根本就没有时间重新部署。

仅仅将六十万大军的装备和物资回撤彭城重新部署,最起码就需要十到十五天。

G军已经在津浦、淮海铁路两侧张开了大网,这个时候混乱的回撤,极易遭到攻击,这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上了常瑞元的当了,这个总指挥万万不能当,当了就是替罪羊。”

确定这场战役毫无胜算后,白建生果断选择了撂挑子跑路。

连夜赶回汉口后,白建生立刻就对华中剿总所属部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第二天一早,在常瑞元准备继续召开会议,商讨具体撤退方案之前,何敬之和顾墨三提前赶到了总统公馆。

“委座,白总司呤来电,汉口有急事,他已连夜返回,组建总指挥部的事情,他恐怕无法执行了。”何敬之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之前白建生明明答应统一指挥华中和彭城剿总,忽然又变卦了,无论我们如何劝,就是不干。”

“军国大事,形同儿戏!”顾墨三也在一旁道。

听到白建生跑回汉口了,常瑞元脸色一变:“娘西平!这是想出我的洋相!”

早在之前,常瑞元就收到过保密局报告。

美国政府已经私下和李德林有过沟通,如果他能够取代常瑞元执政,将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和军事援助。

现在发生这样的事,必然是桂系打算借徐蚌会战再次对他进行逼宫。

“短视!太短视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徐蚌会战垮下来,李德林和白建生的日子也别想好过!”

不过常瑞元气归气,但是并没有过于紧张。

此时的常瑞元还没有意识到决战即将开始。

果军上上下下都认为,G军刚打完泉城,部队必然需要一段时间的补充休整。

这个时候即使有个别地方发生局部战斗,也不会引爆中原决战。

坐到沙发上想了一会儿后,常瑞元开口道:“墨三,彭城我就不去了,会战部署的会议,就由你代我召开吧。”

“敬之,给光廷发报,让他返回彭城,全权负责徐蚌会战的军事指挥。”

“是!”.

何敬之在给杜光廷发报的同时,还将国防部制定的攻势防守方案一起发了过去。

等方案被送到正在葫芦岛指挥部队撤退的杜光廷手上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国防部的高参,是怎么弄出了这么一个出奇方案的?”

“放弃陇海线东西沿线防线,在彭城到珠城近两百公里的铁路沿线,再次摆出一个一字长蛇阵?”

“古往今来的战例中,还从来没有这么愚蠢的布局!”

放弃彭城永久工事而不守,又将各兵团摆于铁路两侧毫无既设阵地的一条长形地带。

这必然会形成鼠头蛇尾、到处挨打的态势。

杜光廷本来就担心,如果他太早回到中原战场,常瑞元会把丢失彭城的责任强加给他。

现在看到这个方案后,更不想回去了。

此时的彭城,郭瑰正在介绍他的作战方案。

“.总之,我军现在的态势,是沿陇海路一字排开,这对我军十分不利。”

“我们必须放弃次要城市,集中主力于津浦路两侧,作攻势防御。”

“这样即可确保江淮、拱卫金陵,又握有五个兵团加三个绥靖区的强大机动兵力,可待机寻求决战!”

郭瑰介绍完以后,顾墨三摆了摆手,示意郭瑰坐下,随后开口道:

“郭厅长传达了国防部的方案,各位有什么疑问而后意见可以讲。”

邱枫也不怕得罪人,直接开口道:“顾总长,我坦白一下。”

“即使国防部现在确定退守淮南,也已经晚了,我看只能依托彭城拼一下子。”

顾墨三来传达作战方案,但是什么时候实施,却是根本没提。

“诶,邱司呤官,何以如此消极。”刘经扶笑道:“这次会战部署,确如常山之蛇。”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见刘经扶这么乐观,邱枫只是冷笑了一下没有话,他怕拉低自己的智商。

看着有些紧张的会议气氛,顾墨三开口道:“我补充一点。”

“九绥区撤销,放弃海州,44军、100军划归七兵团指挥。”

听到又给自己划了两个军,黄焕然欣然接受,但他还是有些担心道:

“总长,我们第七兵团位于新安镇一带,过于突出,是不是可以”

李炳文直接打断了黄焕然的话:“你都下辖五个军了,还向总长叫苦?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李炳文的13兵团只有两个军,单论兵力,连黄焕然第七兵团的一半都不到。

他现在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在果党,有兵就有权。

一旁的第三绥靖区司呤冯志泰也眼红的起身道:

“总长,根据情报,G军在北面集合了七八个纵队,一旦他们南下,我三绥区首当其冲。”

冯志泰的意思很简单,给他也加点人,毕竟他手上就只有两个杂牌军,而且还缺编严重。

顾墨三自然能听出冯志泰的意思,不过他却是丝毫没有理会他的想法。

“如果是那样,你必须全力阻挡G军,保证七兵团安全撤退,完成作战部署。”

开玩笑,你是嫡系吗?不分你的人就不错了。

听到顾墨三的话,冯志泰急了,立刻看向刘经扶,想要让他帮忙两句话。

不过刘经扶只是一摆手,示意他不要了。

冯志泰无奈,只能是坐回位置上,心里不断骂娘。

整个辽沈战役期间,常瑞元在东北和华北之间飞来飞去,百忙之中还飞到上海扇了他儿子一巴掌。

在高强度连续加班,并亲手送完东北全部果军后,常瑞元再也撑不住,一口血吐了出来。

常瑞元身体欠佳的状况下,果军各级将领开始不断扯皮,原定的作战计划一拖再拖。

到了十一月五号,金陵国防部终于正式下达了徐蚌会战计划。

要求各兵团撤到彭城至珠城之间的津浦路沿线做攻势防守。

终于得到撤退命令的黄焕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连夜赶回自己的兵团后,黄焕然立刻开始安排部队紧急撤退,准备抢在G军来之前跑回彭城。

然而就在黄焕然积极准备的时候,刘经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七月第一天,各位司呤的保底月票不投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