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4章 通敌卖国的晋商!如今被死死拿(1 / 1)

第244章通敌卖国的晋商!如今被死死拿捏!

这种人的行为就有点类似读书人,

即便老朱家已经夺得了天下,可是在读书人的眼里边,

老朱家依旧是农民出身,不像是千年以来的皇帝,人家怎么样出生都要比朱元璋要高。

即便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好歹也是秦朝的一个亭长,署理着一小片地方。

但是朱元璋的出身呢?

不仅是贫下中农那么简单。

还是赤贫,还是给人放牛的佃户。

连爹妈死了都没一块地方埋葬的人,现在当了皇帝,一朝翻身,

令这些个传了上百年的家族,个个眼红得很。

在他们的眼里边,我们的家族已经传承了如此之久,却没有坐得天下。

而你一个穷苦老百姓,用了十来年的功夫,就当上了皇帝,成为了天下第一家,老天爷真是没长眼。

所以这些人骨子里是瞧不起老朱家的。

即便他们是做买卖的,可是他们买卖做得大呀,做到了全天下独占鳌头。

这份傲气自然就有。

所以即便是晋王亲自传召他们到王府来商议大事,他们也依旧觉得,

晋王可能就是大张旗鼓地吹吹风而已,哪里会有什么实际的买卖要做。

他们甚至都想到了,如果晋王开口向他们要钱,他们就拿点钱打发打发也就是了。

由此可见轻慢之心有多重。

如果换做了平时的晋王,他这脾气一上来,可能就把这些人关押起来,然后向他们的家人索要千两白银的。

可这一次晋王却摆出了一幅儒雅的状态。

即便是看到这五十多个晋商,脸上的表情不是那么的痛快,家丁们也依旧笑呵呵地把他们给迎了进去。

还真别说,晋王府修建得颇为华丽,

九进的大院子,到处都是雕梁画栋。

甚至有些地方更是用金边镶嵌。

看到这,晋商们就露出嗤之以鼻的表情。

这些晋商即便有钱,可是他们抠抠搜搜。

都说山西老抠就是他们。

即便有钱,他们也宁愿把黄金白银往地窖里面存,绝对不会放在台面上。

这是商人的精明,财不露白。

而不像王爷府这样,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不怕人眼红。

五十名晋商在王府的家丁的引领之下,来到了大大的会客厅。

以财产多少依次坐下,家丁把上好的香茶送上来。

这些商人倒也不挑嘴,拿起茶就来喝。

喝完之后互相之间开始聊起了家常。

聊了一些经商上面的事情,问一问对方在哪发财之类。

一派闲淡的神情,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现在不用严肃。

甚至说不定晋王还得让他们在这等个一两个时辰才能来呢。

这是他们以为王爷们一贯的作风。

然而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刚落座不久,屏风后边就传来了爽朗的笑声。

“诸位欢迎到我这王府来做客!”

这话一出,让晋商们都没想到,王爷居然会这么快就来。

这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啊。

这些当王爷的不是个个都倨傲无礼?

必须得让别人等他们么?

怎么这位王爷还在屏风后面等着自家来?

不过这些人反应也非常快,急忙站起来躬身行礼:“草民参见王爷殿下!”

晋王摆摆手:“诸位免礼,请坐!”

晋商们带着嘀咕起来落座。

晋王开门见山道:“本王这次叫你们过来,不是让你们参拜的,是要有大生意跟伱们聊。”

晋商们互相看了一眼,眼睛里边都有诧异之色。

估计是真没想到啊,这个王爷没那么多客套,上来就是真有买卖要做,这倒新鲜了。

这些个当王爷的不是个个都吃穿不愁吗?

他们享受着高额的俸禄,每年从国库拿不知多少好东西,他们还需要做什么买卖?

接着晋王拍拍手,从屏风后边又陆续地出来了好几个人,

有年轻的也有年龄很小的,可是看他们的着装就知道,个个都是王爷呀。

这下五十多个晋商是更加诧异了。

他们赶紧上前去行礼。

来的人里边谷王、代王、庆王、肃王都是被晋王邀请到山西太原的,

一方面是叙一叙兄弟情谊,

另一方面晋王作为大明商会西洋分会的总督,是需要布置一些任务的。

同时也得像陈寒说的那样,敲打敲打这些晋商们。

一开始这些王爷对晋商只是一个模糊概念,觉得这些人做买卖而已,和普通的商人也没区别。

可是通过这些这些天的了解才知道,人家这些晋商可是牛逼哄哄,个个家财万贯不说,还以贵族自居。

虽然他们没有爵位,可他们财力通天,

即便是当地的官府对他们也得礼让三分。

由此可见,钱真能通神。

即便在明朝这种把商人看作是低贱行业的朝代,可是当钱到达了一定程度之后,依旧可以买来尊严。

这些晋商就是如此,他们的财力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之后,

当地的官府有时候遇到一些需要大笔钱财出入的工程,也得求助于这些大买卖人。

以至于这些晋商一个个都变得骄纵起来。

即便是王爷们请他们出来,也得客客气气的。

但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晋王是直接拉了这么多王爷过来,

这下晋商们都知道绝对不这么简单了,肯定是有什么大生意要做。

很快他们就想起来,这次晋王好像回京城是要参加太子殿下的寿辰的,

而京城那边改革搞得如火如荼,他们也早已听说。

难道是因为在京城那边有了新的动向?

所以就连晋王这样的粗鲁武夫,这时候也加入到了搞商业这一块?

这些人心里边琢磨了不少东西,但依旧琢磨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晋王带着弟弟们来到了大厅之后,大家都各自落座。

王爷们坐在首位上,晋王坐在主人位上。

晋王坐下来之后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直接是说道,“这是召集大家来没有废话,就一件事情。

如今京城的虔国公成立了大明商会,而我们西北这块,也相应地成立了大明商会旗下的西洋分会。

我们这大明商会西洋分会要做的就是整合整个西北的商业资源,进行统筹买卖,

所以邀请诸位来一同加入大明商会西洋分会。”

这么一说,下面这些晋商们脸上的表情就不一样了。

说实话他们瞧不起在座的这些王爷。

老朱家的这些王爷没一个好的,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些蛀虫,除了吃国家粮食之外还能干什么?

除了晋王之外,其他的王爷在他们眼里面那都是饭桶的,还想做买卖?

我们已经做的是顶天了的买卖,已经是把买卖做到天下去了,还要你们这些王爷儿过来插一脚干什么?

你们要真想要钱的话开个口,我们给就是。

即便是每年上供多少,我们认栽,可就是不要参与进来。

你们参与进来,我们没有说话权不说,到时候赚了利润怎么分?

分你们多了,我们心里不服气;

分你们少了,你们报复,我们怎么受得了?

所以有一个晋商就站起来说话了:“王爷,不是小人嘴快,实在因为咱们这西北不像江南物产丰富,

没有多少做大买卖的机会,我们这些商号都是全国全天下跑,也没在西北立足,

您叫我们过来,又是如此多商号,就算是有买卖,恐怕也是狼多肉少!”

这个商人还真是心直口快,他倒不是不怕死,而是想要试探试探。

果然晋王脸色变了变。

而其他的买卖人看到晋王脸色变了,心里面就有个底,

估计都是在想:看到了吧,他们根本就不是想要做什么生意,

而是想要以这个由头来敲诈钱财而已,

幸好自己来的时候已经让家丁准备了不少上供的金银珠宝,

他们就想这么去打发晋王。

然而出乎他们预料的是,晋王开始脸色是剧变,但很快就正常,反倒是笑道:“咱们这西北贫瘠,的确是天下闻名,

可要说没有商机,本王不认可。

毕竟做买卖的对象,就只是和大明的商人吗?”

这话一出,在座的晋商瞪大了眼睛。

因为他们这些人心虚啊。

说实话这些买卖人能够把买卖做得这么大,

难道真的只是做内地的生意?

在山西境内又或者说是山西之外的北边,可是有着许多的商机。

他们从草原之上进廉价的羊肉到内地贩卖,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在草原之上搞来大量的羊毛,也能卖一个好价钱。

他们赚的可不仅仅只是大明的生意,赚的还是蒙古人的钱。

这些人互相打眼色,意思是说:难道我们通敌卖国的事,已经被朝廷察觉吗?

可是没有见有什么人来查他们?

晋王在山西这么久,难道会不知道这些人会与北边的蒙古人做买卖吗?

还真不是很清楚。

一来因为他除了训练军队之外,不能出外走动;

二来,这些晋商也是狡猾的很,有自己的渠道,不易被他人察觉。

但要说地方官不知道,那就不可能了。

但地方官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之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因为与他们这些蒙古人做买卖,能够减少蒙古人南下入侵的次数。

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官员只能是当作不知道。

而现在晋王他们之所以知道,晋商是在与鞑靼部落做买卖,还是陈寒在他们临走之前跟他们讲过。

晋王对于这一点也没有多少怨恨,因为如果真的能够和北边的蒙古鞑靼部落进行交易的话,反倒是一件好事。

不过对于现在的晋商来讲,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大明和北元势力还在交锋,鞑靼部落是北元的其中一支,而且还是离大明最近的一支。

鞑靼部落经常南下抢劫,一直都是宣府大同一带重点防护的对象。

而晋商居然去和他们做买卖,这不就是资敌吗?

这样的罪名要是坐实了,抄家灭族那是一定的。

所以这些晋商忽然就感觉,脑袋瓜子都开始冒凉气。

晋王站起来,“本王是知道你们常与北边的蒙古人进行买卖的,

你们贩卖锅碗瓢盆盐巴等到蒙古那边,换了他们的羊肉和羊毛、马匹。

这些朝廷都是知道,说实话,扣你们个通敌卖国之罪,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朝廷没这么做,反倒是用开中法,让你们手上握着盐引大发横财。

现在大明商会西洋分会让你们加入,就是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你们要知道,朝廷不查,不代表朝廷不知道,

朝廷睁只眼闭只眼,不代表有朝一日跟你们算账的时候,不把这些东西拿来扣在你们的头上,给你们来个灭九族的大罪。”

晋王这么一说,突然之间就整个气氛变得十分的压抑。

这些晋商们个个是心惊胆战。

原来朝廷早就知道他们在做什么生意,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或许真的如同官场上的人说的那样,他们与北边的蒙古鞑靼部落进行交易,反倒是能够使边境得到一定的安宁,所以才让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不代表,朝廷有朝一日要收拾他们的时候,不会拿这个来给他们定罪。

所以这些个晋商一下就慌了。

看到这些晋商慌张的样子,晋王心里边着实痛快。

果然还得是陈寒啊。

陈寒给了他们意见。

陈寒跟他们说,这些经商做买卖做得之所以这么大,

其实就是利用北边蒙古鞑靼部落交通不便,没有多少物产可以交换的便利,

拿锅碗瓢盆和内地的盐巴,就换来了大批的羊肉,大批的羊毛,

甚至优良的马匹到内地贩卖,从而赚取了巨大的差价。

晋王在山西这么多年都不知道这些晋商做的是这样的生意,

而当地的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要收了这些晋商的好处,怎么可能会告知晋王?

可是陈寒在他出京城的时候就告诉了他,要怎么去拿捏这些晋商。

所以就把晋商们做的这些个生意告知了晋王,现在一说出来果然看到这些晋商脸色巨变。

谷王、代王他们看到晋商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果然还得是陈寒啊,

拿捏他们的手段真的是厉害。

晋王看到晋商们的脸色变化之后,这才笑道,“本王不想断了你们的财路,但是本王要你们加入大明商会西洋分会,

从此这样的买卖和西洋商会一起来做,利润对半分,

你们之前偷偷摸摸做这样的买卖,当惊受怕,可是现在有朝廷给你们当靠山,你们就不需要偷偷摸摸了,

当然你们也可以拒绝,可是开中法就不会执行下去,

你们应该很明白朝廷在修水泥路,以前从江南运送粮草到九边重镇不方便,

所以才需要你们这些买卖人来运送粮食,

可你们也不要觉得你们才是最聪明的,

你们拿到的盐引,跟你们运送粮食相比较起来,赚的差价有多少,心里面应该有数,

赚了这么多年的钱,现在要你们报恩朝廷,我想你们应该不会拒绝。”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