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04章 要去找李慎(1 / 1)

看着李世民生气的样子,长孙皇后只能无奈的安慰。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时常发生,从最开始的大惊怪,到现在的见怪不怪,已经让她习以为常了。

甚至于在这十年来,把父子两人的斗来斗去当做了一件趣事看待。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几十年的恩爱夫妻,对李世民非常了解。

这几年李世民闲暇来之后就无所事事,有了李慎,也好打发时间。

“故意?哼,观音婢,慈母多败儿,就是你平日才过骄纵于他,所以才会让他养成了恃宠而骄的性格。

他知道你会对他百般维护,所以有恃无恐,现在竟然敢不把朕放在眼里。

好歹朕现在还是皇帝,还是他的父亲。

不行,朕必须要对他严惩,让他涨涨记性才行。

朕要亲自去一趟西州。”

李世民冷哼一声。

“去西州?”所有人听到李世民的话后,全都为之惊讶。

“二郎,怎么又要去西州?这点事不至于吧。

西州路途遥远,比之去青海要邑还要远了很多,而且妾听闻西州如今不太平,

路途遥远,还有危险,还是不要去了。

若是要惩罚慎儿,不如等他回来之后。”

长孙皇后连忙劝解。

上次去青海道,被吐蕃五万大军截杀,当时的情形长孙皇后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差一点就被吐蕃成功了。

最后的结果无论是李世民战死还是被俘,大唐都会遭到沉重的打击。

颜面上更加不用了,皇帝都被人抓走了。

好在当时李慎救援的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李世民又提出去西州,这让长孙皇后非常的反对。

“是啊,陛下,慎儿不懂事,是应该重罚,可陛下乃是千金之躯,也不必亲自前往,

若是陛下想要惩戒,妾可以派人过去替陛下执行家法。

或者是将他召回长安城惩治也行,陛下无需以身犯险。”

一旁的韦贵妃也跟着劝阻,自己儿子又惹祸了,她这个生母需要表示一下。

不过她还真就想好好修理一下自己的儿子,安生一些不好么,非要去招惹皇帝。

如今自己的儿子羽翼丰满,比当初她设想的去做一个就番的王爷好了不知道多少呗。

这样的好日子,这孩子咋就不愿意好好过呢。

“不行,这个逆子大逆不道,以下犯上,朕必须要亲自去严惩。”李世民摇了摇头,态度十分坚决。

“这......”韦贵妃有些语塞,只有长孙皇后想了一会才想明白,轻声的询问道。

“二郎,是不是这翠微宫太烦闷了,你想出去走走?”

此言一出,李世民面色一僵,没想到自己的想法居然被皇后给看出来。

“咳咳~~~”

咳嗽了两声,来缓解一下尴尬后开解释:

“观音婢,怎么会烦闷呢?你也看到了确实是这个逆子出言不逊,朕只是太过生气而已。”

“二郎。”长孙皇后坐到了李世民的身旁,柔声道:

‘妾知道现在二郎清闲下来后无所事事,难免有些烦闷,

只是西州几千里之遥,出关之后便危险重重,听闻到处都是叛军,

二郎也要为考虑自身安慰。

更何况朝中的大臣们也不会同意二郎前往的。’

皇帝出行会跟劳民伤财画等号。所有大臣都反对皇帝出行。

尤其是去一些危险的地方。

“是呀陛下,太危险了,还请陛下三思。”

一直都没有开口的杨妃燕妃也跟着劝阻。

她们也是对纪王圣眷见怪不怪了,这在皇宫都不是什么秘密。

这种事只能是羡慕嫉妒,但也没有办法,谁让他们的儿子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呢。

杨妃的俩儿子李恪李愔,燕妃的儿子李贞,都早早出藩封地,做了一方的刺史。

想要母子见一面千难万难。出藩的亲王无诏不得回京。

你再看看人家李慎,就一直在长安城逍遥快活,韦贵妃想要什么时候见儿子,派个人去通知一声就行。

很多时候都不用通知,就可以经常看见。

甚至有时候看多了,都觉得有些烦,真是不能比较。

“陛下,老奴以为贵妃娘娘的对,若是陛下想要惩戒纪王,不如派人过去,或者将纪王召回,

没必要亲自去西州。”王德也跟着劝解,他了解这个主子,征战半生,也是想借着去西州去前方看看。

看着满屋子的人都在劝告自己,李世民虽然余怒未消,但也只能无奈的点点头:

“罢了,罢了,就等这个逆子回来之后再执行家法吧,此事暂且记下。

召回就不必了,如今安西局势不稳,需要他在那里主持大局。

那里不能没有人。”

“陛下圣明。”几人连忙夸赞,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李世民再次拿起李慎写的信,越看越生气。

于是来到书案前,思索片刻后,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很快便写完了一段话,然后装进信封封好。

“王德,将此信送给那个逆子送去。”

“是,老奴这就去办。”王德连忙接过退了出去。

“对了,观音婢你们是否有事?”这个时候李世民才想起来询问皇后的来意。

“二郎,这不是端正月了么,妾觉得今年不如在宫里面设宴,款待群臣,

还可以他们将家中妻带来一同赏月。

胡饼妾已经派人去通知了纪王府,让他们多做出来一些。

不知陛下可还有什么建议?”

“端正月?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又到了年中,既然观音婢已经安排好了,

那便按照你的安排来办吧。

正好借着沐休大宴群臣,朕也很久没有跟他们用过膳了。”

听到是端正月的事情,李世民才想起来这都已经八月。

转眼之间过去了大半年,而那个逆子也离开了三个多月了。

“陛下的是,这次我们便办的热闹一些,连他们的家眷一同过来。

也好让他们感到陛下的恩惠。”

李世民同意,长孙皇后面露喜色,她这么做也是为了给李世民无聊的时间里增添一丝了乐趣。

(初见君时君年少,白马春风闹。再见君时君不识,各自天涯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