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0章 338驻扎滹沱河,前线阵地安排,对手(1 / 1)

10月26日。

泰山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整装出发。

独立团在前,暂编第七师的新兵们在后,从太原南门进城,穿城而过,前往忻口防线。

这是太原警备司令部特别要求的,希望通过此举,给太原城内的老百姓以信心。

毕竟,泰山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是和别的部队不一样的。

(太原城南门进城道路,民国。)

上午8点,部队开拔。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南门入城,从城中最大的道路上往北穿城而过。

正如太原警备司令部所想,这只部队给太原城的人们极大的震撼,人们纷纷来到路边上观看。

两辆泰山松坦克在前开路,3米高的钢铁大家伙,车顶都快到路边商铺房顶平齐。

20多吨重的坦克,还好是履带,才没有压碎石板路面,但这气势确实足了。

(民国太原街道。)

真正欢呼从街道两旁的人群中传出。

“独立团好样的。”

“这大铁货,小日本估计都没有吧。”

“没有,我三叔中枪回城,他告诉我,日本军的坦克比这小得多了。”

“看后面,他们的枪,那身行头,还有洋人兵。”

人们的注意力随即转向坦克后面行军的独立团三营士兵。

汤姆逊冲锋枪,带瞄准镜的可狙击步枪,碎片手雷,以及整齐的制服,防弹钢盔。

看起来就和国民正规军的宪兵队一样。

而后,军车开过,车上载着班级机枪,迫击炮,以及弹药和其他军资。

而车后面挂拖的步兵炮,高平两用机炮更是亮眼。

再往后,就是暂编第七师的士兵。

这些看起来还有些稚嫩的川军,按照长官要求,昂着头,腰板挺的笔直,扛着98k长枪,在号令下迈步前行。

每个营级单位都配备的有一辆被士兵们戏称为铁乌龟的装甲移动指挥车,由此也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部队序列。

而这些,还不是全部,8架飞机从太原城上空飞过,这些飞机也是泰山独立团的兵种。

人们自发热烈的鼓掌,为这只看起来很精锐的部队送行。

独立团三营和暂编第七师,穿过太原城。

其中步兵会登上同蒲铁路北线运兵列车,等到列车抵达忻州境内,就会下车与坦克连和车队汇合,再向东行军,最终抵达定襄县境内的滹沱河南岸进行防御。

于此同时,方文带领飞行编队,先行抵达阜平,准备开启这里的秘密水上机场作为战略中转。

飞行编队飞过滹沱河,向东而去。

下方不再是平原,地形变成了起伏不定的山区。

半个小时后,飞行编队抵达阜平县上空。

开启机械感知能力的方文,没有从雷达索敌装置中发现日军战机踪迹,也没有发现地面的县城有日军,便通知护航战斗机返航。

而他则带领4架炮舰机降落在阜平县城外的沙河水上机场上。

飞机降落,舱门开启,机舱内的士兵一个个跳上岸,在机场中结成防守阵型。

方文随后下机,与留守在阜平县的独立团军官交谈。

“日军有没有来这里?”

“听城里的人说,有小股日军在山区出没,但随后遭遇了八路军的攻击。”

“八路军在这里也有部队?”

“是的,但人数应该不多,也没有来县城。”

“如果见到八路军的部队,立刻向我汇报。”

“好的。”

一阵交谈后,方文确定了阜平县因为山区地形,没有出现日军大部队。

这样的话,自己这次投放在阜平的防卫部队,应该是可以对付小股日军的。

更别说还有炮舰机,根本不怕没有机械化部队的日军。

他带队进城,拜访了阜平县目前管事的乡绅。

那位自称前清举人还做过官的老者,对目前的情况很关心,方文为他简单说明。

“日军被挡在滹沱河东岸,目前敌我双方胶着,你们这里在太行山区,西面又有五台山相隔,暂时不用担心日军大规模进犯。我准备在这里设一个中转点,用来空袭西面的日军。”

“如此甚好,有什么要求,请尽管说。”老者很开心的同意了。

“就是要多注意日军动向,发现他们在阜平出现,要尽早告知,我们好及时应对。”

“也是,我会通知各村寨的人,大家互通互保,一有发现就烽火相告”

用烽火进行通讯,是古代的军事传信方法,但在阜平山区,却也是个不错的方式。

方文又和老者交谈一阵,留下30条长枪和子弹作为县城防御之用。

老者顿时欣喜,县城里就是缺武器,连忙告谢,还要请方文在县城酒楼吃一顿。

方文婉拒了:“军中事忙,马上就要回去,就此别过。”

随即,他返回水上机场,留下50名士兵,带领4架炮舰机向西飞去。

飞机飞过五台山,前方平原地貌。

机械感知状态下的方文,借此机会观察忻口防线敌我双方情况。

从高空往下看,代县,原平,忻州,太原都是在太行山脉中间的一个狭长地带。

两边的山区地形,都不容易通行,是以,日军必须打通这个狭长地带,才能进入中原腹地。

为此,日军背靠五台山区,在滹沱河东岸集结,随时准备发动进攻渡过滹沱河。

这条河是狭长地带最后的防御要地。

国民军则在滹沱河西岸防御,试图阻拦日军。

而在日军背后,擅长山地作战,行军快速的八路军,则在山区和平原交错行进,不断破坏日军运输线和收复被占领区域。

他将视线转向南边,滹沱河的下游地区,那里靠近定襄县,是整个忻口防线的末端,因为属于防线末端,还没有派兵防御,所以才会让泰山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补上这个缺口。

观察完毕后,方文暂时没有发现日军向这边移动的迹象。

他随即返航。

泰山独立团航空飞行队返航,4架战斗机飞回西.安待命,4架炮舰机因为飞行速度较慢,从西.安起飞抵达前线需要3个多小时,不能做到快速反应,是以留在太原晋阳湖水上机场,随时准备出击,以及前往阜平。

其他飞机员都处于待命状态,方文却不可以,他还是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的总指挥官,对地面部队也要时刻关注,

是以,在短暂休息过后,方文又驾驶水虎4号炮舰机起飞。

到了中午12点,抵达滹沱河下游。

这个时候,部队也正好行进到滹沱河下游。

大批士兵在军官命令下以营为单位集结。

在天空中驾驶炮舰机盘旋的方文,结合自己看到的情况,思考着如何给地面部队进行阵地安排。

做完考量,他将炮舰机降落在河面上,召集营级以上军官。

军官们集合完毕,方文在展开的军事地图前,做出布阵安排。

“在河道最窄的区域,由独立团三营设立防御阵地,在其左右,暂编第七师分派八个营级防御阵地。”

根据他的命令,各部认真记下,准备回去后立刻进行阵地土木工程建设。

除了前线阵地的独立团三营和暂编第七师8个营外,剩下的四个营,则作为预备队,留在后方待命。

另外,前线阵地往后700——1000米的距离,有三个地势较高的小土坡,在那三个土坡上设立了防空阵地,形成交叉对空防御。

这些防空阵地所在位置有一定高度,除了可以用来防御日军飞机,还能压下炮管进行俯射攻击渡河日军。

同时,也是前线阵地失利后的缓冲防御点,退下来的部队可以借此地形优势,组建第二层防御,借此打回去。

而在更后面,距离前线阵地3公里的后方,则是步兵炮和迫击炮阵地。

最后就是坦克连,坦克连属于机动部队,随时根据战局变化,在不同区域进行支援。

布阵会议就此结束,各部军官按照方文的命令,开始带领士兵行动。

川军士兵和独立团三营的战士,脱掉外套,光着膀子挖掘壕沟和工事。

后方的部队也没闲着,构建营地和战时医院,还有帮助炮兵挖掘隐蔽工事。

一切都在紧张准备中。

而为了防止在这个阶段,被日军偷袭,方文也亲自出动,每天在阵地附近巡航两到三次。

在这种紧张准备状态下,日军却没有出现。

两天时间就这么平安度过。

10月28日,方文准备继续去前线巡航侦查。

飞机起飞后没多久,飞机内的通讯员突然汇报。

“团长,接到上海的来电,是特殊密码,是否需要解码?”

来自上海的密电,只会是方文安插在上海的秘密情报站。

方文同意了通讯员的解码请求,片刻后,通讯员念出电文。

【上海军情汇报,日军已经攻破苏州河最后一道防线,目前国民军全线撤退到苏州河以南。】

方文不禁皱眉。

事情还是发生了。

打了2个多月的上海保卫战,最终还是以这种方式落幕。

苏州河是最后的战线,南岸是各国租界,大规模战斗将会在此截止。

他继续听通讯员念电文。

【524团一部800官兵在团长谢的率领下,坚守上海四行仓库掩护主力撤退,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谢团长,方文脑中浮现了这人的影像,当初在上海还与其配合作战过,炮舰机的第一次实战就是在524团阵地上进行的。

这可是国民军德械师的精锐团,留下来掩护其他部队撤退,怎么可能。

看来,这是在做一场表演,用英勇的战斗表现,向苏州河南岸的外国领事和SH市民们证明,国民军是能打的。

方文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想为此坏了心情,平淡回道:“知道了。回电给上海,让他们暂时停下情报打探和药品出售,全面潜伏,等待重新启用。”

这是为了泰山秘密情报站的安全考虑,日军占领上海后,会对上海的情报机构进行清洗,特别是国民政府的情报机构。

方文不由想起了岳金萍,上海沦陷后,岳金萍所在的复兴社上海站将会非常危险。

他犹豫,补充道:“再加一条,让他们保持对金叶子的关注,如果金叶子有危险,立刻汇报。”

金叶子是他对岳金萍的特殊代号,也只有情报站的正副站长才知道是谁。

做完安排后,方文挥去思绪,继续巡航。

二十分钟后,抵达滹沱河阵地,开启机械感知的他,对滹沱河东岸进行观察。

这次,发现了情况。

从北面有一股日军南下而来,看来,是日军的援军部队,被派到滹沱河下游。

方文估算了下对方的行军速度,估计三小时后将会抵达。

他立即给地面部队发去警戒提示,而自己则返航飞回太原。

既然这支部队将会是独立团的敌人,那欢迎他们的烟火是必不可少的。

飞机返航太原晋阳湖水上机场后,方文立即做出安排。

“龚修能,立刻去通知炮舰机队准备。”

“好嘞,又要干大仗了。”龚修能面带喜色打开舱门跳到水上机场码头上,快步前去通知。

看着龚修能的背影,方文却没有那么放松。

敌人数量将近6000,应该就是日军第五师团。

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必须得慎重应对。

他想到了潜伏在华夏的日本间谍,这些虫子到处都是,独立图被派去驻防的事情恐怕已经传到日军情报机构。

那这样的话,第五师团的军事行动很可能会有军机配合。

光是炮舰机队前去空袭,恐怕会有危险。

因此,方文也给西.安的战斗机队发去了协同空袭的命令。

协同空袭,需要西.安和太原两地飞机一同行动。

看似大费周章,却是最可靠的安排,再配合方文的机械感知提前探知空中敌情,遇到能打的就硬刚,不能打的就撤退避其锋芒。

西.安城外西关机场。

接到命令的战斗机队,这段时间一直处于战备状态,潘家峰等4名飞行员立即登上战机起飞。

他们将会在一小时30分后抵达滹沱河阵地,因此,炮舰机队并没有马上起飞,而是刻意等待一小时后才出动。

一个小时后,炮舰机队升空,在太原城外与4架战斗机汇合,

8架飞机组成的编队向着几十公里外的滹沱河飞去,

在即将抵达滹沱河上空时,方文的机械感知通过雷达索敌装置,发现了情况。

果然,日军设计好了空中拦截计划。

在东面100公里,有10架飞行器反馈,更远的200公里和300公里处,也各有10架飞行器反馈。

显然,日军是担心没法遭遇泰山独立团的空袭编队,因此将战机分成多批次出发,这样几个批次的战机能覆盖比较长的时间,保证第五师团能够在滹沱河东岸建设驻军工事。

方文冷笑,如果是30架战机,他可能会选择暂时回撤,但10架战机可拦不住泰山战机的空袭。

这次,空中战斗和对地袭击,他都要进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