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64章(1 / 1)

“那实在太好了!请转告尊贵的大周皇帝,我们俄斯人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

就在索洛莉打算学习大周化的时候。

大周兵部也提出了开办军校的建议。

现在大周的军方里,兵家再度焕发了生机。

在中原王朝的实际存续里,诸子百家中唯一传承下来的只有三家。

儒、兵、法。

儒家当然不用说,自打董仲舒独尊儒术以后,一直都是时代的主流。

法家有关治国的实际技术,也全随着历朝官僚体系延续了下来。

而兵家则借由战争,完整的延续了下来。

历朝都有兵法家,会总结兵法的学问,继续传承存续。

现在兵部的高层里,包括武安侯秦天阳在内,全是兵家信徒。

朝廷的局势,也让诸子百家复兴,重新走上了舞台。

重视农业的农家,现在在广大地区扎了根。

农家原本就没什么主张,所以朝廷还是挺支持农家学术的。

农家的学者们,在各地农村推广农业技术。

也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但是除了农家以外,别的诸子百家就没这么温和了。

墨家虽然是主张兼爱非攻。

可是墨家是个严密的组织。

墨家结社,原本就是个有互助会性质的集体组织。

在华江府、余杭、江南这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墨家的结社十分的发达。

工坊的工人,百姓都会选择参加墨家的结社。

毕竟谁不希望在自己遭难时,有一份别的保障。

墨家还会设立夜校,传扬墨家的学术。

现在在东南地区可以说星火燎原,愈演愈烈。

对于墨家,朝廷是比较头疼的。

墨家的理念还算温和,可是组织十分的紧密。

在华江府,就发生了好几起墨家结社与工坊斗争的事件。

最后的结果居然是工坊主退让,由此可见结社的力量。

官府对于墨家结社,也是又爱又恨。

墨家结社分担了一些互助和教育的工作,当然是有利于官府的。

但是结社同样也是一份强大的力量。

若是这份力量被鼓动起来,那可是十分恐怖的。

余杭和华江府的大臣,纷纷上书中枢,请求“正学术”。

而“正学术”,也就是想让朝廷打击百家,重新确立儒家的领袖地位。

但是没成想这份奏折直接被李天朱批否决了。

李天的理由也很简单。

朝廷科举的试卷,仍然是儒家学术。

也就是说,步入官场的阶梯依然是四书五经。

只要还有这个前提,别的百家学术就无法撼动朝廷局势。

学习这些学问,又没法进入官场,所以不存在“正学术”。

这下子,余杭地区的墨家发展的更加迅猛。

除此以外,在许多领域,也迎来了百家学术的复苏。

名家擅长辩论,随着民间诉讼的增多,成了讼师必学的知识。

杨朱学擅长财货,户部的官吏们也在学习着。

迎客司里,也掀起了学习纵横家的潮流。

不过现在闹得最凶的,却是兵部。

现在兵部掀起了一股思潮,请求朝廷开办培养军官的学校。

这也并非兵部胡闹,而是现在的大周军官,的确需要基础的文化素养。

在冷兵器时代,身强体壮就能当兵。

可是到了火器时代,对军官的要求便高了许多。

炮兵得会写会算,计算火炮诸元瞄准落点。

军官要可以看得懂地图,明白战略配合。

这些都对军官和士兵们的要求更高。

www.a9eef.icu。m.a9eef.icu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