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98章 重回塔吉克部落(1 / 1)

苏阳提着一兜子药走出药店,后头的维族店员倚在门框上,目送他的背影,好奇地用维吾尔语低声议论着:“这个巴郎子到底是哪来的路子?”

药买齐了,他转身拐进旁边摆满电器的铺子。

柜台里大多是带长长羊角天线的黑白电视机,正放着本地仅有的几个民族频道,雪花点不少。

角落倒是有两台日本产的彩电,但那标价贵得离谱,比摩托车还金贵。整个乡里,能掏出这钱的人家屈指可数。

部落里原有一台收音机,大家轮着听,总不够分。苏阳想着再添一台,也好让部落的老少听得更匀称些。

看了一圈,还是本地“孔雀”牌划算。这牌子是XJ红光无线电厂出的,前身是鼎鼎大名的国营8021厂。

七四年那会儿,靠着上海无线电二厂的技术帮扶,厂子开始转产收音机,眼下卖得最火的就是这孔雀761——三波段电子管,方方正正摆在桌上,音质浑厚。

铺子里也有“红光”、“熊猫”、“德生”这些本地牌子,唯独不见内地过来的收音机。听老板嘀咕过,说是上头有政策限制,只准电视机进疆。这其中的门道,谁也说不清。

“孔雀台式的,三百五。”老板抹了把机器上的灰。

苏阳点点头。前几年买这种大件还看票证,现在松动了,揣上硬扎的百元大钞就能请回家。

买了收音机,苏阳又钻进隔壁渔具店。柜台上摊着各种渔网线轮,他挑了个三米直径的手抛网。

盛夏临近,山里的河鱼也肥了,撒几网子,打点鲜货,回去配上孜然辣子烤一烤,就是难得的美味。

路过乡上唯一的加油站,他没忘了正事。用铁皮油桶灌满了柴油,拧紧盖子,牢牢绑在木头地板车上。这一趟出来要置办的家伙事儿,才算齐活。

哈孜克跟在一旁,默默看着这一切,心尖尖都在打颤。

收音机、渔网、柴油……这开销,少说也得啃掉七八张“蓝票子”。对于靠抠着手指头过日子的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笔沉甸甸、看得见摸不着的巨款了。

夕阳给土路镀了层金粉,两人拖着板车回到乔木村。

村口广场的工地上,刚歇工的水泥班子正卸家伙事儿。汉子们个个灰头土脸,甩打着衣裤上的白点子,就着水桶咕咚灌凉水,卷根莫合烟过瘾。

烟雾缭绕中,有人瞧见了苏阳,扬着粘了泥点的手,扯着嗓子招呼道:“哟,苏阳巴郎子,置办得够齐全啊!”

“是的嘛,要进山一趟,冬窝子那边有屋子,多放点没事。”

“阳子真有本事啊,那冬窝子也能找着地方,真行啊!”

水泥匠举起拇指,他们心里清楚,冬窝子这种老一辈心里才有印象,生产队会之后,没有人跑山跑那么远了。

苏阳驾车回到家里,哈孜克本想帮忙卸下来,苏阳没让,本来都是要一股脑带走的。

哈孜克一路噘着嘴,看来还是想去的。

但是那个地方,苏阳出于道德和人性,还是要保密的。

那个地方就是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苏阳也只是无意闯入,有义务保护他们的隐私安全。

到了晚上。

哈孜克留在这里吃的便饭。

没过多久,门外过来几个人,在门口鬼鬼祟祟,你推我搡的跟吵架似的,好像是有什么事。

“六子,愣子,你们在门口推搡啥呢,赶紧进来!”

苏老娘打开门将他们迎了进来,是同村的六子,还有刘愣子,王赖子,以及邻村的王强。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东西,隔着塑料袋一看就知道是雪莲。

王赖子穷的叮当响,家里没钱买不起烟,手里抓着一只大公鸡。

“你们都吃饭了吧?这么晚过来有啥事?”苏阳问道。

六子率先开口:“阳子,是我先来的,他们几个偷偷跟着我,咱凡事得讲究个先来后到吧。”

“你放屁,我先到的!”

“呸,明明是我先来的!”

几个人吵吵把火的,把苏阳看毛楞了,疑惑的问道:“你们倒是说啥事啊?”

六子嘿嘿一笑:“是这啊阳子,你不是要去山里嘛,我寻思着你一个人怪不安全的,而且还有那么多东西,我就想跟你进山瞧瞧,帮你带点东西,你看咋样?”

苏阳看了眼他们几个人,这才明白过来,估计都是奔着这个来的,上回苏阳进了趟山,搞了不少好东西,这回大家都长心眼了。

“阳子,我力气大,你带我去嘛,扛东西绝对没问题。”王强也跟着说道,将手里的东西往前一推,“这两条烟你捎上。”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把东西塞到苏阳手里。

“哎呦行了,干啥啊这是?”

苏阳把东西推了回去。

“都他娘的赶紧回去,那东山口是闹着玩的?上回哈孜克他老爹进山,被狼崽子围住,腿都摔折了,不长记性呢?”

一旁的哈孜克立马扬起头,应承道:“对着嘞!阳哥都不让我跟着,能让你们去?”

六子嘿嘿一笑:“阳子,不是还你的嘛?”

“你以为你是我呢,到山里跟到自己家似的,那是我老娘烧香拜菩萨积累的福报,换个人你试试,保证有去无回。”

苏老娘莫名其妙被点了一下,倒是很受用,这么多年烧香拜佛,兴许是菩萨显灵了呢,要不然苏阳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了家,也没法解释的通啊。

“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苏老娘心里默念两声,立刻回屋把香炉给续上了。

几个人看着行不通,只好摇头走掉了。

头天晚上早早歇下,第二天天还麻黑着,苏阳就起身收拾了。太久没进这片深山,连他自己都有点嘀咕,会不会认不准那羊肠小路了。

“阳子,带上妈蒸的包子,路上垫肚子!进了深山老林,菩萨保佑,千万要当心!”

苏老娘追到院门口,手里攥着块旧毛巾,里头裹着十来个还冒着热气的韭菜粉条包子,紧走两步塞到了地板车的缝隙里。

骡子吃了夜草,也有劲儿,鞭梢在空中打了个脆响,车身一颠,就顺着土路走了。

“妈,我没事,又不是头一回进山了,过两天就回来了。”

骡车来到村口的时候,巴扎上却已是人影晃动,那些卖烤包子、做胡辣羊蹄和烤鱼的摊主,已经开始哐啷啷地架炉子、生炭火,呛人的煤烟味混着隐约的肉香弥漫开。

苏阳心里算了算日子,是逢集,难怪热闹得这么早。

一路奔着东山口方向赶,骡蹄子踏在土路上,扬起细尘。车上家当多,想快也快不起来。半道上,苏阳就着带塑料壳的搪瓷碗喝了口水,啃了两个包子,等来到了东山口,日头已经升得老高,晒得人背上发烫

七拐八绕爬到半山腰那片熟悉的缓坡空地,苏阳勒住了骡子。

果然,记忆里那条小路早被一人多高的刺丛和草稞子淹没了,完全没了踪影。

他凝神站定,再次启动“地理大师”的能力。

意识深处似乎有微弱的嗡鸣震颤,视野中淡蓝色的网格线迅速蔓延,将周遭崎岖的一草一木、沟坎坡梁都清晰地映射出来。

片刻后,他眼神一凝:“找到了!”

剩下的路窄得像鸡肠子,车是没法走了。苏阳只能解开骡子,把药、收音机、柴油桶、渔网以及那袋珍贵的包子——分作两次,肩背手提,深一脚浅一脚地搬。

等全部弄回那处避风的冬窝子,人和骡子都累得直不起腰,呼哧呼哧地喘。

冬窝子长时间没人,周围长满了杂草,屋顶破了几个洞,一股子潮气和灰尘混合的味道直冲鼻子。

先把骡子拴在屋外通风处,喂了把干草饮了水。自己寻了块还算干爽的墙角,囫囵吃了点冷包子当午饭。

小憩片刻,眼见日头稍稍偏西,他不敢耽搁,拎起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利落地检查了下枪膛。有“地理大师”引路,大步流星地再次踏入了山林。

他飞快地穿过那片雪杉林。很快,墨带河哗哗水声就传了过来。溯流而上,在河湾中灵活穿行,七拐八弯之后,眼前豁然开朗。

到地方了。

此时日影西斜,正是归圈时分,牛羊的哞咩呼唤此起彼伏,和着山谷里的风声。屋顶的石片烟囱冒起淡淡的炊烟,空气中弥漫着刚砍的柴火、新鲜的干草、牲畜皮毛和正燃烧着的干牛粪混合在一起的独特气息。

几几个在草坡上的小巴郎子眼力最好,远远瞄见那个矫健的身影,立刻欢呼起来,像撒欢的野羊羔子,光着脚板踏着草浪就冲了下来。

其中一个小姑娘,脸蛋红扑扑的,正是阿吉丽。

她跑到近前,一把攥住苏阳的衣角,仰起小脸,用带着浓重高原口音却努力说得清晰的汉话喊道:

“苏阳!苏阳叔叔!”

苏阳摸了摸阿吉丽的脑袋,好像又长个了。

“哟,是阿吉丽啊!长高了,小辫子也长了呢。还有,你这汉话,说得比上次可好多了!”

阿吉丽开心极了,用力点点头,松开手,像个报喜的小喜鹊似的,转身就朝最近的一座房子飞奔而去,边跑边用塔吉克语脆生生地喊着:

“苏阳叔叔来了!”

听到阿吉丽清脆的呼喊,坐在树下乘凉的大家伙纷纷起身迎了出来。

大家对苏阳都是老相识了,是打心里认可的好朋友。

现在阿力普去外面放牧,年轻人少了很多,哈桑循声大步走来。

他穿着薄袷袢,粗壮的手臂露在外面,被太阳晒得黑红。远远就张开粗壮的臂膀,热情地扑过来。

“阿达西!夏天都快要过完了嘛,才把你等来!”

苏阳笑笑:“外面有些事耽误了,现在不就来了嘛!”

哈桑拉着苏阳往部落里走。

“走走走,去喝点凉的!河谷里起浪了都没风吹进来,闷得很,人身上的汗能把马鞍打湿!你这会儿来是算对了时候,日头开始偏西了,这底下还有点凉气。”

“哈桑大哥,”苏阳随他走着,趁机说正事,“来路上,我在老冬窝子歇脚,带的东西都放那里了,一台新的收音机,常用的药丸子,还有些布料和面粉……骡子也拴在屋边树下了。你看,打发谁跑一趟,路熟,趁着暑气消下去一点,估摸着天黑前一准能搬回来。”

那条山坳的路是他们去过几次,熟悉的很。

“阿达西,你可真是我们部落的及时雨。”

哈桑又惊又喜,习惯性地咂了下嘴,他立刻转身,朝着不远处几个正在修理马鞍的人喊了一嗓子,几个人点点头,随即朝山谷出发。

哈桑则亲热地继续拉着苏阳走。

哈桑的妻子阿丽莎闻声从里面出来,一眼看到苏阳,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苏阳阿达西来了!”

她飞快地转身进了屋子,再出来时,手里端着一个铜碗,里面装着满满一碗冰凉的、略带乳清酸味的奶糊。

“快尝尝,昨天刚做的,特意留的。山里夏天,一碗冰溜溜的酸奶,比什么都解乏!”

苏阳接过来,闻着一股子酸香味,这才多久没见?看阿丽莎这招呼人的熟稔,简直就像是部落里土生土长、操持家务的阿嫂了。

这种酸奶是自酿的,一般用的是牦牛奶,挤出的鲜奶在火炉上烘烤,搅拌浓稠后自然晾凉,再当进入一勺酸引子,盖上盖子放进冷水里一天,第二天就可以吃了。

这边夏天消除基本上就靠这个,老人小孩都能吃。

趁着天色还没黑,苏阳决定先回自己的木屋看看,收拾下屋里的东西,晚上好睡觉。

推开门,院子里杂草明显是被收拾过,有翻动过的痕迹,看来部落的人都等着自己随时回来呢。

屋里也是干干净净,除了有些蚊子嗡嗡叫,其他的跟往常一样。

上次遗留在这里的石料子,整齐的堆放在屋里。

苏阳打开一个木箱子,将里面的干草铺盖铺在床上,又铺上一层粗布单,躺在上面也很舒坦。

休息了一会,将桌底下的一个蒲草棒子给点着,趁睡前把蚊子熏一熏。

收拾好东西后,阿吉丽从远处跑了过来。

“苏阳叔叔,去冬窝子的人回来了,他们在等你过去呢。”

“好,我马上就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